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2日,是左权将军牺牲60周年纪念日。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他被周恩来称为“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左权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左权牺牲后,朱总司令在悲(?)中,诗悼忠魂: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左权原名左纪权,幼名自林,号叔仁,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县。左权自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去苏联陆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政治委员和军长、第一军团参谋长和代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相似文献   

3.
左权,原名左纪权,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生于湖南醴陵县平桥乡。一九二四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派到苏联留学。一九三○年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压新十二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处处长、红十五军政委、军长等职。他参加过长征,抗战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一九四二年五月廿五日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指挥八路军总部突围转移时壮烈牺牲。左权热爱祖国,对党忠诚,精通军事。  相似文献   

4.
郭芳 《党史文汇》2001,(8):47-47
谢武申撰写的《李达参谋长》一书 ,于“八一”前夕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李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参谋工作领导者。他青年时代考入冯玉祥将军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 ,毕业后任排长、参谋官、学兵连连长、手枪旅旅部副官等职。 193 1年 12月 ,他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 ,193 2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 5军团连长、湘赣苏区独立第 1师参谋长、第 17师参谋长兼团长、第 6军团参谋长、第 2军团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八路军 12 9师参谋长 (后兼太行军区司令…  相似文献   

5.
谢浩 《党史博采》2020,(2):40-44
黄公略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副军长、第6军(后改称第3军)军长。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中,他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并列称为“朱、毛、彭、黄”,足见黄公略在当时影响之大。他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的一位,也是第一位被毛泽东在诗词中点名赞扬的红军将领,毛泽东赞扬他“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相似文献   

6.
正开国中将张国华来自井冈山,因此被毛泽东亲切地称呼为"井冈山"。他历任红1军团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兼湖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西藏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邯郸、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战斗,率部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  相似文献   

7.
贺龙,1896年3月生,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4年在贵州与任弼时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师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2-42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4军是毛泽东、朱德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4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红4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4军与红3军、红12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即改称红1军团。1930年8月23  相似文献   

9.
正黄公略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副军长、第6军(后改称第3军)军长。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中,他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并列称为"朱、毛、彭、黄",足见黄公略在当时影响之大。他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的一位,也是第一位被毛泽东在诗词中点名赞扬的红军将领,毛泽东赞扬他"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相似文献   

10.
晓美 《党史文苑》2009,(6):30-31
贺龙,1896年3月生,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4年在贵州与任弼时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并任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1.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他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共同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邓萍任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创建湘鄂赣苏区。1928年冬,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邓萍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  相似文献   

12.
左权,首先是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成了一个县的名字。因为这个人的血染红了这块土地……权威的资料这样介绍左权: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先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3.
朱良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0年生,湖南汝城人。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8年后,历任营部书记,支队、师、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调红四方面军,先后任第31军政治部主任、第30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同国民党顽固…  相似文献   

14.
正在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一大批身经百战的杰出将帅,如灿烂群星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吴克华就是其中一位。他16岁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红军团长、八路军支队长、旅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铁道兵  相似文献   

15.
长征精神永放光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整整60年了。60多年前,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军事上节节失利,根据地不断缩小,被迫突围,实行战略转移。其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都受到严重的挫折,形势日益恶化,不得不另行开辟新的根据地。1934年8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随后,红军第25军、红军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方面军(原第二、第六军团)也分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在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国  相似文献   

16.
正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县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八路军的杰出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兼二纵队司令员,协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运筹帷幄,奋勇抗敌,取得了多次战斗战役的胜利,是八路军最杰出的指挥员之一。1938年12月,左权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到达当时的辽县(今左权县,下  相似文献   

17.
贾军喜  杨飞 《世纪桥》2012,(14):53-58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他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42年5月在侵华日军发动的“五~大扫荡”中阵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长征时期毛泽东就曾称赞其为“神枪手”,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其为“模范军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18.
刘萍  刘良 《党史文苑》2007,(2):26-30
江拥辉(1917.12——1991.2),江西瑞金叶坪乡黄沙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历任军团保卫局科员、团特派员、师特派干事、师保卫部巡视员、营政治教导员、团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在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副军长、军长。被人们称为敢打硬仗的“虎将”。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1999,(7)
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1916年入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任湘军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  相似文献   

20.
正段德昌是洪湖革命武装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在监利、沔阳一带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军政治委员、军长等职,参与创建和保卫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1年4月后,任红3军第9师师长,同年1 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诬陷杀害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牺牲时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