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害羞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过分害羞不利于中学生正常人际交往,有碍其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从中学生自身、教育、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学生害羞心理的成因,并提出了克服害羞心理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节策略,以帮助害羞的中学生摆脱害羞的困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学习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业成绩是中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使中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呢?笔者想从调心和促学这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调心 这里所讲的调心是指学习心理的调适。其目的就是帮助中学生在思想上能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 为何而学习?中学生正是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心理性问题行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甚大,本文探讨了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产生的诱因以及必要的教育干预,旨在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提供某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黄金时代。处于青春年华的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功与幸福。本文以哈尔滨中学生健康调查为例,反映了当代中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打造健康青春和阳光心灵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表现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强迫成瘾、网络黑客成瘾等。中学生人生发展的阶段性矛盾、认知策略缺失、对情感支持的需求以及人格特征等都是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戒除中学生网癌可以从改变其认知、行为入手,在进行心理矫治的同时,要给予其积极的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黄金时代。处于青春年华的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功与幸福。本文以哈尔滨中学生健康调查为例。反映了当代中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打造健康青春和阳光心灵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沉重的学习负担,频繁的人际冲突,就业升学的困难,使一部分中学生难以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为了准确地把握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UPI量表和根据中学生实际情况自编的一份“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扬州市和泰州市部分中学生进行采样测试。通过对这两份答卷的系统研究,结合与部分学生的座谈,以求在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找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开发其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有些学生在友谊与朦胧的初恋之间却无法划分出一条明确的界限。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必会影响和妨碍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因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和部分学生的"早恋"问题,帮他们安然度过这段充满躁动、迷茫和不安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中学生沉溺上网的形势不容小觑,网络成瘾对中学生道德素质、身心健康、人格塑造和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从法律法规、道德、政策、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对策,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性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家庭性教育严重不足并且缺乏主动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重女轻男"的倾向;害羞心理是家庭性教育的主要障碍等。建议家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重女轻男"观念,勇于挑起家庭性教育的重担,同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害羞心理,密切配合学校,搞好子女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隐匿型女性被害人的心理及询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询问被害人是侦查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调查取证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 ,被害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控告型、隐匿型、诬告型三种。隐匿型女性被害人有害羞、惧怕、怜悯、抵触、无奈与求安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可采取减压、情感支持、心理疏导等方法对其进行询问 ,唤起其与犯罪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使其放下心理包袱 ,如实地陈述被害事实及其他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手机有利于中学生加强与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开阔眼界促进学习进步、有利于扩大自身的交际圈,有利于维护自身安全。但手机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经常使用手机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不利于中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帮助中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极端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公务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构建公务员心理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公务员身心健康,引导公务员正确面对挫折,降低公务员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社会治理能力,更好地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性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家庭性教育严重不足并且缺乏主动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重女轻男”的倾向;害羞心理是家庭性教育的主要障碍等。建议家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重女轻男”观念,勇于挑起家庭性教育的重担,同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害羞心理,密切配合学校,搞好子女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客观的中学生网民。本文以中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学生网民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网民态度的分析,揭示中学生网民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从而归纳出中学生网民现象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6.
心理冲突是高中生心理活动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特症是:兴奋、焦虑、烦躁、厌学、忧郁、偏执、自私等。心理冲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本文从学习需求、纪律需求、素质需求、安全需求、家庭需求、心理松驰需求、生理教育需求等七个方面浅析了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并试图从六个方面寻求解决心理冲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解决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较差问题的关键是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系统分析心理暗示概念、分类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即构建多元化的暗示源网络、选择合适的心理暗示类型和注重心理暗示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心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否具有公平竞争心理将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的标准之一。笔者论述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心理的重要性,公平竞争心理的时代内涵和公平竞争心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运用中 ,人们常使用委婉语把话说得更含蓄 ,使意思表述得更文雅、有礼貌或用委婉、动听的字眼来掩饰人们惧怕、害羞及厌恶的心理。其表达方式是不直接说明其内心的真情实感 ,而是借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英语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心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否具有公平竞争心理将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的标准之一。笔者论述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心理的重要性,公平竞争心理的时代内涵和公平竞争心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