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网络传销犯罪模式及侦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路  丁力 《公安研究》2007,(12):32-3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传销方式——网络传销在我国迅速蔓延开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网络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对网络传销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加强对网络传销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网络传销因与网络相联系,具有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应根据其特点,通过加强主动收集情报信息及收集、固定其犯罪的电子证据的能力,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在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增加了许多犯罪的隐患。随着世界政局动荡不安因素的加剧 ,网络犯罪将更多地表现为以政治暴乱、军事摧毁为目的的犯罪。必须高度警戒网络恐怖主义 ,从技术、法律、道德等各个层面采取措施 ,加强国际协作 ,有效防控网络犯罪 ,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直接干扰和破坏社会生活,阻碍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当前青少年犯罪存在恶劣性、多发性和突发性特点,呈现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髙智化、成熟化特点。应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黑社会性质犯罪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预防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探讨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现象,并对其成因作出具体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制定打击、预防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与此相对,互联网企业家犯罪形势严峻,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利用网络实施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犯罪主体呈现智能性以及组织化趋势,犯罪被害对象及时空不特定,犯罪动机充满逐利性。可将治理理论和犯罪理论运用到治理该类犯罪上,即治理互联网企业家犯罪在主体上国家与社会应当共同行动,在对象上治理犯罪问题与治理社会问题应当提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治理手段上应当遵循刑事治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笔者根据司法实践遇到的大量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以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毒品犯罪日趋严峻的大形势下,渝东北地区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特点、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移民经济社会特色,逐渐成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前沿之一。进一步发挥渝东北地区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积极作用,对维护三峡库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是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活动,致使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涉及的环节较多,多为有组织犯罪。其表现形式有:“买单出口”,虚报出口,将不符合退税条件的商品申报退税,伪造、变造退税凭证等。近年来的动向是:骗税货物品种集中,骗税手段更为狡诈,骗税活动更趋复杂。其侦查对策主要包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骗税犯罪线索;审查骗税犯罪线索,停止退税,监控涉案人员和资金;查清骗取出口退税的运作流程,收集相应犯罪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摧毁骗税团伙;查明涉案资金的流向,追缴被骗税款。  相似文献   

10.
11.
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具有涉及面广、组织集团化、手段多样性、手法智能性等特点,由此也给侦查破案带来许多困难。为及时有效地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机关要认真分析其规律和难点,研究制定侦查对策,建立"落地侦查"破案机制,实施信息化侦查,完善侦查协作机制,综合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和形式,全面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联的金融财税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偷税罪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抽象、笼统、单一、欠缺到具体、明确、科学、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典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从行为方式、构罪标准、法定刑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并实行有条件的初犯补税免罪机制。同时,罪名也被修改为逃税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保险赔款的各类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文章针对保险诈骗的新特点,从整体社会和诈骗人以及保险内部管理和法律实施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此种犯罪的作案手段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侦查方法及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税收犯罪形式多样 ,危害巨大 ,不仅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 ,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造成税收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纳税人受自身利益的驱动、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念淡薄、税收法制不健全以及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较弱。遏制和预防税收犯罪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纳税意识 ;完善税收立法 ;增强税收执法力度 ;规范执法行为 ,提高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合同诈骗犯罪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受害者放松警惕 ,管理混乱、制度不严 ,法律意识不强 ,缺乏市场经济知识 ,贪图私利损公利己 ,缺乏责任心是导致犯罪分子得逞的原因 ;客观方面法规不严、存在漏洞 ,打击不力等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此 ,应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措施对合同诈骗犯罪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民财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借助现代化通信工具实施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极其恶劣。通过对无讼网全国近8年(2011年-2018年)公开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121份案件判决书进行数据化分析发现,“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域广、组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公安机关防治此种诈骗犯罪时,存在识别难、发现难、抓捕难、打击难的现实困境。为此,可从预防、打击、稳控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全方位宣传、加强预测预警、开展重点区域集中打击、做好重点人员回访工作等,提高公安机关应对这一社会治安难点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是伴随着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涉税犯罪.为惩治犯罪和正确适用法律,应明确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要件,以正确认定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害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猖獗,可从被害人的视角探究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增强网民安全意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完善互联网平台审查制度、建立专门网络诈骗举报平台、建设联动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被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诈骗罪的财产处分除了客观的财产移转之外,还必须具备处分意识。处分意识不必对财产处分结果有明确具体的认识,只需具有对外形移转事实的认识即已足。处分意识是占有移转的意识而非限于所有权移转的意识,也非毁坏财物等的意识,亦非占有弛缓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