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经过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改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下简称“较大市”)的人大或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上一效力等级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这就第一次为较大市确立了地方立法权。但由于较大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后须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施行,较大市的立法权是一种不完整的立法权,从定量上来分析就是半个立法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和几年来代表  相似文献   

3.
关于起草制定地方行政规章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起草制定地方行政规章实践中的几个问题周云经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第四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举行,由乡镇的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地方立法权即是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这一权力的行使有利于国家法律在各个地方的正确实施,也有利于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法制工作水平,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九七九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之前,我国曾实行一级立法体制,立法权集中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相似文献   

7.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拉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序幕,而且也掀开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新的一页。尽管1982年12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后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下称《地方组织法》)才赋予了省级政府、省会市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职权,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监督本级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任免本级人民政府和审判、检察机关的领导工作人员,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的权力,简称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上述有关规定,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人民法院实施监督的法律依据。强化监督机制是人民法院依法正确履行国家审判机关职责的重要保障。通过人大的依法监督,可以提高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改善执法活动,促进审判工作。从本市地方各级人民  相似文献   

9.
关于“较大的市”立法权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大的市”,主要是指8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的18个城市。我国宪法并未授权较大的市立法权,《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授权较大的市立法权,这是否合宪?仅授权这18个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已不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较大的市立法权形成我国三级的多元的立法体制,不符合我国单一制国家体制,实践上,较大的市立法也有违法律公正、公平和正义。应废止较大的市立法权。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差额预选制江晓阳一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然而,无论是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还是从近些年来的立法实践上讲,作为较大的市所拥有的立法权都是受到广泛质疑。本文将在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授权、内容、程序、以及立法监督等方面对较大的市立法权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22日,商洛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商洛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商洛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划定具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是确定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城市政府立法权的依据。对国务院业已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实证分析表明,应当重新修改《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按照地方立法的自治属性,明确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划定标准,收回国务院对“较大的市”的批准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法定标准统一划定“较大的市”,以保证“较大的市”立法回归适应地方自治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规章制定的法律根据侯炳伟规章分为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50篥第1款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决定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作如下修改和补充: 一、第四条第三项、第四项分别修改为: “(三)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地方立法工作中“不抵触”标准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地方立法工作中“不抵触”标准的认定苗连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乡镇人大工作的现状及缺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乡镇的权力机关,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198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改地方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权力,特别是对举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由乡镇政府召集改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下称“地方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下称“选举法”)于1986年12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实施以来,经各级地方人大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表明,“两法”的个别条款还需要改动,有的地方还需要增设新的内容,才能适应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为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并依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的基本原则,对修改“两法”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下简称《地方组织法》)是保障全国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和加强地方政权建设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第一号令,《地方组织法》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过去一年中,由于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政策,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和生产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为全国各地开好人民代表大会,改组各级人民政府创造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