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当前,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临着传播方式更迭、多元思潮冲击以及不同群体接受度失衡等现实的阻碍。必须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新话语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据群众需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强化宣传队伍建设,以专业人才为支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2.
新 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审议、讨论和制定好“十五”计划纲要 ,是这次“两会”的重要议题。在“两会”上 ,代表委员们认真审议和讨论了朱镕基总理作的“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和“十五”计划纲要草案 ,并积极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一、“十五”计划”的鲜明特色朱镕基总理“十五”计划的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约17000字。报告首先回顾了“九五”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肯定这是“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接着 ,阐明了“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然后 ,按照指导方针中提…  相似文献   

3.
杨勇 《瞭望》2002,(38)
如果在8年前,99%以上的普通百姓甚至大部分法律工作者都不知道“法律援助”是什么。而今天,“法律援助”已经和“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一样为人们所熟知。 去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法律援助体系。这是我国首次将法律援助制度纳入社会发展范畴,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闻静 《民主》2011,(4):35-38
又是一年春好时。2011年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相继在北京隆重召开。民进会员中现有全国政协委员81人,全国人大代表62人。“两会”期间,他们充分展现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6,(12)
以制定中国跨世纪宏伟蓝图为主要议程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工作,分别于3月17日和13日落下帷幕。 我们对“两会”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两会”开得热烈、实在,充满生气和希望。会议期间,代表和委员们以对国家、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就“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大问题,坦诚建言,共谋良策,就有关国计民生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这次“两会”将在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各路英杰汇聚一堂,共商上海发展大计。韩正市长代表市政府作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十五”时期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就,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令人精神振奋。“十一五”时期,上海该如何发展?韩正市长在报告中强调了“三个突出”,即突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突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主线。这“三个突出”,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世纪第一春,刚刚落下帷幕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比往年更为引人注目: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在这里审定,新世纪上半叶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从这里迈步。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 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 34个界别的 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们,在播种未来的春天汇聚一堂,为新世纪中国的全面发展怎样开好头、起好步,谋篇布局,献计献策。根据中共中央制定“十五”计划建议编制的“十五”计划纲要,经过“两会”审议、讨论和全国人大会议批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的意志。与此…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真     
《民主》2001,(4)
许嘉璐会见参加“两会”部分港、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3月6日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在北京饭店亲切会见了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部分香港人大代表和出席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香港、澳门政协委员,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秘书长陈益群,副秘书长雍冠生、赵光华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9.
李振 《瞭望》1991,(13)
具有重大意义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正在顺利举行。不久前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为我国经济建设绘制出新的宏伟蓝图。这次“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和讨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这件大事,关系到未来十年的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受到全国人民和海外人士的关注。在未来的十年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代表和委员们有许多真知灼见,本刊记者特地访问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6,(13)
刚刚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以制定中华民族跨世纪宏伟蓝图在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辉煌的一页。“两会”期间,本刊派出五名记者前往采访,采写了一批稿件,报道了会议的盛况。大家谈起采访的体会,感触颇深。这里刊登的五位记者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会”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气氛。  相似文献   

11.
五月一日这一天,对北京汽车制造厂职工来说是多么不寻常的一天。“续伯聪获奖了!”职工们纷纷传诵着这喜讯。是啊!人们不会忘记,当“北汽”生产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困境的时候,是续伯聪和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厂广大职工振兴了“北汽”。这枚小小的奖章,是党和人民对“北汽”成绩的肯定,也是年轻的书记续伯聪和党委一班人几百个日夜团结奋斗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6,(11)
1996年3月,中国,北京。“两会”——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相继开幕。这是一次绘制跨世纪宏伟蓝图的盛会!这是一次团结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动员会!神州960万平方公里在倾听,亿万双眼睛在注视,世界舆论在关注!  相似文献   

13.
1996年3月在北京圆满地召开了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两会”期间,与会的政协和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努力进言献策.共同审议与绘就我国跨世纪和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实现“两个转变”“两个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两会代表们议论的一个热点。许多代表认为,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把各级领导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有的代表认为,这里存在交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错误地把“发展才是硬道理”同实行集约到增长方式对立起来,认为发展就是“上数量、上项目…  相似文献   

14.
时事聚焦     
《瞭望》2006,(11)
中国(2006年3月4日-3月10日) 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及海外侨胞强烈谴责陈水扁“台独”行径。3月4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侨联界21名委员和来自14个国家的27位海外侨胞代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陈水扁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的“台独”行径。  相似文献   

15.
传说秦始皇时代,海上有三大仙境,即蓬莱、方丈和瀛洲。随着岁月的变迁,方文已坦荡无存,人们熟知的“蓬莱仙境”在山东半岛,而流洲即是现在的崇明岛,2000多年过去了,崇明已从过去的一个小沙洲扩展到1000多平方公里,而滔滔长江水带来的泥沙又使它“日长夜大”。“东海明珠”何日变成真正的“人间仙境”‘!我们乘县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闭幕的机会,访问了崇明县县长曹树民。记者(以下简称记):曹县长,你们最近召开了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耍)。我们为…  相似文献   

16.
在哈尔滨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有一张不寻常的“专家联络图”,上面详细记载着114名大学教授、学者、专家的家庭住址。它把专家与市委、市政府紧紧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胜利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基本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林蔚 《瞭望》2005,(52)
12月21日,在胡锦涛同志带领 下,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 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这显 然是一件不寻常之事。它不仅表达了 中国最高层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当作基 本国策的坚定态度,而且还让人们对 新的一年里中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 面将推出一些怎样的“动作”有了更 多的想象和期待。 现在看来,对于加快建设节约 型社会,中央有着很大的决心。然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6,(11)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此前一天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人统计,温家宝总理谈及“改革”83次,涉及“体制”29次。再翻开“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会发现“深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一月底,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说:“我们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端正”,“只要路子走得对,从一个长时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