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分层理论与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一个突出的问题———弱体群体问题———摆在了政府和理论界的面前。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既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又要借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各种分层理论,当然更要以我国的国情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曾鹏 《求实》2003,1(2):18-20
通过对毛泽东解放前后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分析 ,毛泽东社会分层的理论依据是从经济分层趋向政治分层、从客观分层趋向主观分层、从弹性分层趋向刚性分层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固有的现象和过程,其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这种不平等必然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问题在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即功能论和冲突论。从现实来看,社会分层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层会起到激励作用,保持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又会引起一定的竞争和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固有的现象和过程,其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这种不平等必然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问题在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即功能论和冲突论.从现实来看,社会分层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层会起到激励作用,保持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又会引起一定的竞争和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为回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根据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的社会结构是以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平衡和共同发展为其核心理念。文章从结构主义的视角论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社会分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化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形成这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遏制这种不合理社会分层趋势、构建和谐社会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探究维吾尔农村的社会结构,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一个维吾尔农村为个案,以职业、土地及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为分层标准,描述其社会分层结构的现状,并与陆学艺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阶层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该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并不稳定,职业分化是其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精英缺失、社会控制的弱化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都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隐忧。因此,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导构建农村社会合理分层结构,发挥农村精英等在农村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消灭了长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打倒,贫雇农翻身得解放。社会主义改造中,富农阶级被消灭,贫下中农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导力量,地富等专政对象成为公社集体化时期的社会底层,比较稳定的村落社会分层结构建立起来。"四清"和"文革"这两大政治运动,对农村社会分层结构造成了极大冲击。改革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新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0.
江离乡 《世纪桥》2011,(21):92-93
改革开放前,人们对"阶级"有着明显的社会区分和强烈的敏感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出现了利益调整和利益重新分配的格局,社会分层开始出现,并有扩大深化的趋势。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二是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各个阶层对于民主政治与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转轨时期的特殊环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是当前犯罪现象中较为突出的一面。本文从当前导致职务犯罪的各种综合因素中,就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是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市民社会理论以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为核心,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条自下而上的现代化发展的思路,这种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是社会中存在的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构成的关系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和谐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是一个主体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影响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换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高发期,认真分析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问题,准确把握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开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开放,是指由于人类社会历史从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而形成的、蕴涵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世界各国在社会各领域展开全面交往和联系的客观必然性要求。它既是对不同社会之间相互交往关系的反映,也是对社会内部结构发展状态的反映。开放战略是社会发展外部战略的现代形态。社会哲学要重视开放理论和开放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阻碍理论创新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碍理论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文章结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特点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阻碍理论创新的主要因素来自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认识方面的因素、体制方面的因素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与社会革命理论相比,社会建设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中轴线"理论和"历史合力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以"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目标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建设途径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建设"概念,提出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途径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思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信仰危机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所担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党校独特的政治、人才、系统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党校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贡献:一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挥"思想库"作用;二是加强教研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三是大力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发挥"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推动市级党校社会培训跨越发展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市级党校在开展社会培训时,不能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首要任务,而应把社会效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放在第一位,通过争取政策、建章立制、队伍建设、打造团队、转型增效、提炼精品、塑造品牌、深化合作等路径,推动社会培训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