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二大: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该宣言的结尾处,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六大: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一、“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辞海》上说:和谐,即协调之意。《老子·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提出的,有和谐、平衡之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就作出了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和谐”而集成的。这里的部分可以理解为:个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  相似文献   

3.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12)
理论文萃工业经济要着力实现四大创新张格民在1997年10月13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工业经济要着力实现四大创新。1.机制创新。要注重立足于“三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抓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二是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  相似文献   

4.
冯秀成 《廉政瞭望》2013,(19):45-45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4个月前的“约法三章”又一项落地。今年3月.履新不久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见面会上约法三童: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到目前,只剩下“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这一条,中央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态     
《前线》1995,(3)
学习动态海淀区委领导提出“三改”、“四自”要求7月6日,海淀区举办区处级领导干部学习《纲要》辅导报告会,区委副书记胡桂枝作了以领导干部如何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报告。她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造世界观中要着重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造认识观;二是改造权力观;...  相似文献   

6.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九篇文章与“历史草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先发表“初拟稿”中的一篇,以飨读者。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  相似文献   

7.
徐耀华 《新视野》2001,(5):55-56
一 “新经济”一词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其核心含义是指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繁荣”的新时代,这个“长期繁荣”可持续数十年。该刊认为:经济周期已经消除,通货膨胀已经死亡,股市将继续繁荣。可见,“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一开始主要是针对美国90年代的经济增长这层含义。这其中不免有些盲目乐观的成份。 1997年 11月,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争论,《商业周刊》杂志主编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其真实含义是什么?》的文章,指出:“新经济”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消除,通货膨胀已经死…  相似文献   

8.
刘岩 《党史博览》2009,(1):10-14
197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在庆祝国庆二十四周年发表的社论《认真学习,继续前进》中,公布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条新语录:“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每期三个月,一年办四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这是在举办第一期“中央读书班”后,毛泽东发表的最新指示。遵照这一指示,读书班又陆续举办了三期。由于从第二期开始部队学员占到每期学员总数的将近一半。所以军队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了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信念的结晶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的经典力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写成,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在序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宣言》第一章就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宣言》第二章公开宣布: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信念的结晶!《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王志民在《大力推行干部任用“公示制”》一文中提到,在推广公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公示内容要客观准确详实;二是公示制程序要严谨规范;三是公示制要公平公正。胡成国在《“一把手”如何化解班子内部的矛盾》一文中提到,正确掌握矛盾的规律,妥善处理和化解班子内部的各种矛盾,是“一把手”应该培养和具备的基本功。“一把手”要以我为中心,处理班子内部的矛盾,一要及时化解;二要融通调解;三要迂回缓解;四要乘机快解;五要因人巧解;六要适当冷解。张小荣在《干部考察谈话应突出“四要”》一文中指出,考察谈话是全面…  相似文献   

11.
《中共山东地方党史》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认定胶东暴动的月日是1935年11月29日即农历的“——·四”。其实,这一说法最初来源于1986年10月山东文登党史征委会创作的文章:《“——·四”暴动是阴历,不是阳历》,其主要论证如下:一、理淇同志首先提出的‘’——·四”不是阳历,而是阴历。据查,理棋同志于1936年1月,也就是“—一·四”暴动仅两个月后来到胶东从事革命活动。那么,他对两月前暴动的时间应该是能查得一清二楚的。事实上1936年理演与给胶东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有一句:“去年的‘——·四’(阳历…  相似文献   

12.
1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是当年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造成的。1842年8月2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1898年6月9日,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和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再次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地专条》,“租借”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及附近200多个大小岛屿…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我特别喜欢这份刊物,因为她有四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突出了“党”字。作为党刊.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党员进行党的知识、党的作风、党性原则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和党组织的战斗力,每一期都突出了这个主题。二是“系列党课”和每个月的“组织生活内容参考”安排得很有针对性,一些党员同志反映:文章通俗易懂,入情入理,一学思想就明白。还有“农村天地”专栏,深受农村读者欢迎。三是文风较好,短小精悍的文章多,可读性强。像“各抒己见”等专栏文章,一般都是一事一议,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给何干之的信中提到的“三个态度”和“两本新书”薛培松在1993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中,收入了毛泽东1939年1月17日关于研究民族史问题给何干之的一封复信。信中说:"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  相似文献   

15.
信息频道     
海东: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加强交流合作海东地区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强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在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借“势”而上,推进培训方式多元化的新延伸。海东地区与浦东干部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书》,这是继与山东潍坊市委党校等省外高校和行政培训机构合作后的又一新成果。二是借“脑”施教。推进教育培训科学化的新提升。2011年,海东地区组织县、乡镇和地直部门100名党政干部参加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网络专题培训班。三是借“梯”登高,推进人才资源优质化的新提高。2012年初,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选派了一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海东地委组织部挂任副部长,任期两年,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党员文摘》2009,(7):11-12
只有两句话的《中法联合公报》 格林威治时间1964年1月27日11时,北京与巴黎两地同时发表了一份仅有两句话的《中法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相似文献   

17.
尽管新晃一中位于湖南的最西部,但作为精美的精神食粮,《新湘评论》深受我校师生的喜爱。因为《新湘评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主题突出,指导性强。无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一化三基”发展战略,还是进而实施的“四化两型”发展战略,《新湘评论》都及时地组织板块文章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发挥了很好的精神变物质的推进作用。二是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相似文献   

18.
“一点二征三带”促“双学”□巩耀华任宏志双辽市委从1995年开始,在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中,开展了“一点二征三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点”: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市报和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基层组织建设简报》上开设学...  相似文献   

19.
时下流行一个词儿,这就是“潇洒”。常听有些人说:“人要活得潇洒点,别太和自已过不去。”究竟何为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潇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二是指舒畅、轻快。如白居易《兰若寓居》:“行上辄自由,甚觉身潇洒”。这是古人对“潇洒”的理解。对现代人来说,“潇洒”这个词儿的含义就更广泛、更丰富了,它除了被用来形容人们的神情举止、生活状态(《辞海》解释:洒脱,毫无拘束)…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史知识竞赛台②竞赛题:一、1982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海外学者李耀基时,谈及台湾、香港问题,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的概念。这一科学构想,为香港问题的历史性解决打开了思路。二、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为反对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