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笔者深入农村,对农村拖欠债务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债权债务交叉,情况复杂。债务形成的原因复杂,债权债务分类头绪繁多。造成债务的事由诸如:打深机井、修柏油路、电力低压线路改造、"普九"达标等,乡统筹尾欠、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上形成的债务,村干部工资、村务日常支出形成的债务也较多。二是有些村干部决策失误,不按规定办事造成债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夫妻双方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从事生产、经营、理财、消费等民事交易行为,共同享有债权和负担债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关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离婚的夫妻,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对夫妻债权分割以及债务承担经常发生争执。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和处理夫妻共同债权债务,已成为妥善处理离婚诉讼案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夫妻共同债权的认定和处理案例一:孙某与谢某系夫妻关系。孙某起诉谢某要求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谢某提出  相似文献   

3.
费杰 《行政与法》2009,(5):48-50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沉重的乡村债务问题日趋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正在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一大难题.对于乡村债务成因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债务产生的具体来源途径上,而要深入到债务形成的体制机制层面.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应从如何防止新债的发生和妥善化解现有债务两个角度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文涛 《河北法学》2023,(9):122-139
连带债务的发生以当事人之间客观存在之连带关系为事实基础,其规范意旨不简单是债权人保护,而且还兼顾债务人利益。基于后者,在涉他效力层面连带债务会减损债权人利益;在内部效力层面形成复杂的债务人求偿关系。与此相比,不真正连带债务之涉他效力一般止于清偿事项,债权人能获得更充分之救济;而且债务人之间一般无求偿关系,省却繁琐求偿之诉累。在我国《民法典》适用过程中,法定连带债务一般以债务人之间客观存在之连带关系事实为基础,如财团共同体、合作共同体、意思联络共同体等。连带债务可以存在解释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空间。连带责任未必绝对等同连带债务,其有解释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政府隐性担保债务是武汉市在清偿和处置政府性债务中面临的一大瓶颈。存量巨大、集中到期、新增债务刚性需求等特点使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由财政分权引起的城市建设投资问题、法律法规对地方融资政策要求严格问题和武汉市武汉城投集团本身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武汉政府隐性担保债务。贯彻新《预算法》的要求,借鉴《试行办法》的发债经验,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武汉政府债务仍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所谓债务重组,也称“债务重新安排”,是指通过诸如减免、延长还款期限,变革债权债务关系等各种途径来重新安排债务,一般用来解决由于过度负债与大规模呆坏帐引起的债务偿付危机问题。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个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许多企业多年以来债务累累,其拖欠的债务已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呆账。这一债务危机构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主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债务承担问题我国法律尚未作出特别明确的规定,因而实务界与司法界对此存在颇多争议,统一而有效的认识难以形成.考虑到当事人复杂多样的动机和利益的再分配问题,银行作为债权人在债务承担中同时要直面并承担两方面的风险:市场与法律风险、债务人的道德风险.本文对债务承担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对债务承担中银行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佳  华峰 《法制与社会》2010,(33):297-297
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问题,德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进行过相应的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税收法律关系是"权力关系"还是"债务关系"问题上。最终"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成为统一的观点,并写入了德国《税收通则法》,该观点传播至日本并作为一种通说被接受。  相似文献   

9.
张明明 《法制与社会》2010,(25):102-103
《民法通则》第87条关于连带之债的规定抽象简单且缺乏操作性,而对连带债务的概念、构成要件,成因及效力等基本问题都没有详细具体涉及。连带债务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债法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对连带债务效力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以期能够借鉴各国法律规定和相关制度来完善我国连带债务方面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郭图新 《中国审判》2013,(8):100-101
<正>乡村债务本来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但随着"上访"、"告状"的增多,其已一步步转化为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并渐渐上升为一个抽象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冷静观察和思考化解全社会乡村债务执行问题,有助于乡村社会长治久安,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实现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一、乡村债务的成因及特征乡村债务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很多,尽管东西部有所不同、南北方也有所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情形不外乎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11.
论债务承担     
瞿缨 《广东法学》2002,(4):35-39
我国新《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这是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债务承担的最明确之规定。债务承担是债的移转之一种,是指有第三方介入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的协议,为原债务人承担一部分或全部债务的法律行为。关于债务承担之性质,有的学者认为是债务人之特定的承受和相对的无因行为,有的学者认为是准物权契约与不要因行为。  相似文献   

12.
破产作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淘汰机制,不仅可以使得那些缺乏竞争力、生存力的企业合理地退出市场,确保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健康运作,还可以及时处理相应的债权债务,减少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长期无力偿还债务而造成债权人的权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实质上,破产程序是强制性的债务清偿,  相似文献   

13.
袁仕祥 《法制与社会》2011,(31):114-116
不真正连带债务具有不同于相关数人之债的特征和类型,各国逐步形成了处理此类案件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作为一项独特的债务形态,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按份债务、安全保障中的法定补充债务、无意思联络侵权行为间既存相似,更有区别。不真正适带债务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准确分辨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将有利于此类纠纷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蔡人俊 《中国法律》2006,(5):18-20,74-77
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通过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等法律程序,使债权债务关系得以调整,或者通过变卖债务人财产,使债权人公平受偿的债务清理制度。早在1986年,中国就制定了《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1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又增加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将适用破产程序的主体扩大为所有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15.
王琍  周斌  季庆 《犯罪研究》2014,(1):84-87,112
一、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现状 (一)房地产虚假诉讼的含义及特点 根据2013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下人民法院严格审查各类虚假诉讼的紧急通知》,房地产虚假诉讼的案件基本表现为:当事人之间虚构借贷等债权债务关系;法院立案受理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用债务人的房产抵偿债务,由法院出具调解书后被迅速执行房产过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累积。所孕育的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放大。我国地方债务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内在体制性原因,又有外在的媒介性平台。因此,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抑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是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破产保全制度比较:以美国破产自动停止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破产保全的内涵及功能 破产法是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但它不同于"合同法"等一般意义上的私法,它只关注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可能丧失清偿能力时,如何使各个债权人得到公平的受偿.因此,破产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债务人破产之前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姝 《法治研究》2009,(9):93-100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的举债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一方个人债务,不仅涉及到夫妻个人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第三人的利益。伴随相关司法解释的先后出台,对夫妻共同债务如何确认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在对保护夫妻利益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制度和保护交易安全的夫妻共同债务推定制度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完善夫妻共同债务确认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瑞 《法制与社会》2011,(26):281-282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清偿问题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出发,提出了夫妻共同债务和夫妻个人债务的区分标准,以及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的原则。同时,通过对夫妻债务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提出夫妻共同债的认定和清偿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一些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夫妻债务纠纷中,如何明确界定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范围,出现纠纷时如何保护各方利益,如何使夫妻债务认定更加规范且易于操作,已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司法实践,从我国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出发,结合具体个案,以及我国关于夫妻债务问题的立法现状,并对《婚姻法》夫妻债务制度进行了评析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我国夫妻债务制度建设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