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龙翔 《中国监察》2008,(3):52-52
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当前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中,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查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是今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的办案重点。在要本文中笔者对江西省丰城市检察院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川 《中国法学》2006,4(4):102-109
本文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和主要特点,阐述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应予明确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并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需要准确把握的法律政策界限,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以及执法机关在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龚茜 《法制与社会》2011,(9):119-119
近年来全国上下重点打击商业贿赂,随着司法机关查处商业贿赂犯罪力度的加大和新闻界的不断曝光,商业贿赂重点领域之一的医疗系统的腐败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结合自身工作中接触的案件,对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进行一些分析,找出根源,探索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呈现新的特点.对已查处的商业贿赂犯罪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探索完善我国治理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其行为有着较强的隐蔽性,此类案件线索也往往很难被发现。然而,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前提基础和关键环节,要加大对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力度,首先要拓宽发现案件线索的渠道,信息联络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拓宽侦查途径,实现独立行使侦查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理想  王昊 《法制与社会》2010,(25):114-114
近年来,商业贿赂案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江苏省丰县人民检察院按照上级院统一部署,依照中央《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深刻认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将打击和预防商业贿赂犯罪作为重点工作,始终保持对商业贿赂犯罪的高压态势,在办理商业贿赂案件过程中,规范执法,服务大局,取得了较好的执法办案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发案呈上升趋势,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我国社会运行秩序的稳定。对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的侦查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针对现阶段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该创新侦查思维,深挖线索,树立窝案、串案意识,注意协同作战并且要善于从在侦的其他经济犯罪案件中深挖扩案,最后成功侦破商业贿赂型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9.
邓钢  黑丁  文波 《法庭内外》2006,(8):11-15
2006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重拳打击商业贿赂成为2006年司法机关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2006年4月28日,北京市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涉及重大经济环节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通报,在通报的4起商业贿赂案中,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温梦杰“荣”登榜首,他也是北京市司法机关重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官员。 银行一个小小的科技处处长。为何敢张开鲸吞之口6年素要回扣1075万元。温梦杰索贿.贪污上千万元,并给自己买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豪宅,为什么却在法庭上辩解说自己在为员工谋福利?仿佛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我们相信温梦杰这个电脑天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死到临头,也要说出一句“名言”留于后世,这是温梦杰最后的悲情表演,更彰显其丑态与悲哀。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它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影响着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的影响更为严重。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显示,商业贿赂重点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七大领域,而工程建设位居7大重点领域之首,这不得不引起具有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检察机关的重视。本文指出探究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原因,阐述其社会危害性,提出预防治理措施,有利于遏止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发展,对我国预防打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贿赂犯罪是一种高隐蔽性、较难查证的犯罪。从检察机关查证贿赂犯罪的实践看,取证、固证的方法对案件的查处以及能否顺利提起公诉交付审判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贿赂案件的特点,探索此类案件取证、固证的方法。一、贿赂案件取证固证的原则1.时效性原则。2.秘密性原则。3.协作性原则。4.特殊性原则。二、司法实践中贿赂案件取证固证的难点1.证据数量较少。贿赂犯罪是检察机关重点打击的职务犯罪之一,行贿、受贿犯罪历来是暗箱操作,往往只有行贿、受贿双方知晓,导致案件中直接证据较少。加之,行贿的钱物也通常从隐蔽渠道获得,缺少相关的书证印…  相似文献   

12.
医疗领域药虚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反贪部门在查处医疗领域商业贿赂案件要摸清规律,准确切入;慎密初查,把握时机;团队作战,科学组织;达到积极预防,打防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据200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0年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各类商业贿赂案件13606件.案值达52.8亿元。罚没款约8.1亿元。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现象严重背离市场经济规律,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是各国立法所重点打击的对象。我国现行商业贿赂犯罪治理模式存在侦查权的分散配置机制不科学、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缺乏有效衔接、治理整体效果不明显等弊端,急需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导、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需要从立法、机构设置、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综合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检察机关统一查处商业贿赂犯罪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贿赂案件已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涉农、拆迁、行政执法等基层重点领域发生的贿赂案件直接侵害群众利益,在基层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及时查处将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而贿赂案件的基本特征就是权钱交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侦破难度大,因此通过讯问获取口供仍然是贿赂案件的主要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6,(12):80-80,F0003
据报道,从2005年8月到2006年6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6972件,涉案金额19.63亿元。其中,工程建设、医药购销等六大领域和银行信贷、证券期货等九个方面的案件5480件,占案件总数的78.6%,涉案金额16.04亿元,占总金额的81.7%。涉及国家公务员的案件1603件,占总数的23.0%;涉案金额5.08亿元,占总金额的25.9%;涉及厅局级干部49人,县处级干部367人。  相似文献   

17.
徐向业 《法制与社会》2011,(27):209-210
贿赂案件查处困难重重,症结之一是证明标准,即证明标准要求过高追求客观真实性以及证明标准不区分阶段追求同一性。这本是一个普适的问题,所有案件都如此,但由于贿赂案件证据本身的特殊性,令该类案件更加难办。"由于强调印证,在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对一"的案件是诉讼证明上难以突破的难题。尤其是贿赂这类难以获得印证性证据的案件。"现实困境迫使我们必须审视现有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8.
当前行贿已经成为商业贿赂的一个突出方面,行贿时间长,行贿面积广,行贿数额大,行贿获取的非法利益多,造成的社会影响坏,检察机关必须及时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打击,遏敌之锋,反劳为逸。在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时,要变"拒供"为"想供",变"要他供"为"他要供",从而彻底扭转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被动形势。实践表明,加大对行贿人的控制和打击力度,是成功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现象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为治理商业贿赂而全面启动的专项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1年1~11月,全国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48万件,涉案金额42.8亿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