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新祥 《理论月刊》2008,(9):147-149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不仅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数百年思想史的概括,也包含对现代人精神困惑的深入思考和回答。浮士德身上“灵”与“肉”矛盾,涵盖了自然欲望与道德理性、自由与必然等深刻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2.
刘长 《思想战线》2001,27(6):86-89
同是理想人生的探索者、自由精神的追求者,浮士德与赫索格非常典型地代表着各自时代人类生存的困惑与追求.浮士德在使自己融入人类大世界时的感觉是"这里我是人,我能做个人".赫索格把自己封闭在斗室中冥思苦想的结果则是"渴望做个人",却发现自己不是人.赫索格的窘境,正揭示了西方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后,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相似文献   

3.
刘长 《思想战线》2004,30(2):72-75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都在庸俗与伟大、妥协与叛逆的两极之间痛苦摇摆的产物。作者的双重性格使得浮士德身上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性格倾向:看思想伟大而崇高,看行动卑劣而渺小。浮士德的意义正在于揭示了当时追求进步的新兴资产阶级想有作为而又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以致行动起来总是与理想背道而驰的困惑,乃至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类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傅守祥 《思想战线》2004,30(2):67-71
作为一部人类灵魂与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既是对"浮士德精神"的颂歌,也是对浮士德式追求的反思;既是对人的自信,也是对人的怀疑;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刘小红 《人民论坛》2012,(14):164-165
当今社会存在着自然家园困境、人文家园困境和社会家园困境,最终导致人们精神方面的困惑。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的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个体精神生活的物化和思想的式微。反思主体的自我存在范式、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和以制度与道德维护社会信任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重建赖以生存、赋予价值寄托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朱继胜 《前沿》2010,(7):61-65
现代技术的伦理困惑肇因于技术异化。其根源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其解除需要确立“以人为本,以技为用”原则,重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以及实现技术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7.
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自由问题的错误观点,深刻阐明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自由与必然的范畴,探寻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是新形势下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方燕君 《理论月刊》2008,(7):174-176
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以利于进一步正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和价值,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公益诉讼的困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政府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专门机关,但是当政府不履行、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者政府的行为本身就损害了公共利益的时候,或者当某种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又没有特定的受害人的时候,在现有的制度下,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这是公益诉讼在我国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我国应该修改相应的法律,确立公益诉讼制度,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腊初 《理论月刊》2004,(10):128-131
“浮士德难题”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如何将个人发展、幸福欲求与个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和谐要求协调一致的思想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浮士德难题”也出现在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西方哲人对“浮士德难题”的种种解答,对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乌画 《求索》2008,(3):179-181
动漫产业被人们誉为是一座坐在金山上的产业。中国动漫衰落于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漫的困惑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动漫的生机:(一)动漫明星何以再造,阐述了海纳百川问题和尊重动漫明星原创规律问题;(二)动漫惠政何以治本,辨证其正负效应问题;(三)动漫畸市何以理顺,提出了中国动漫的复兴应从漫画开始培养读者以逐步夺回市场、要有系统工程的开发策略、要把握动漫产品全衰的时空特性、要走出国门寻找市场扩大影响等四个方略。预期第四次全球动漫产业高峰必有中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道德总是伴随其社会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也并非绝对的思想平等,道德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其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艳 《传承》2009,(18):74-75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道德总是伴随其社会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也并非绝对的思想平等,道德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其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叶南客 《群众》2012,(4):33-34
西方学者斯宾格勒指出,将一座城市和一个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同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世界文化名城一向都是城市的精与气、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江寿国 《前沿》2012,(12):165-166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是将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它既可以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也可以作为绘画的一个新品种,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文从掐丝珐琅画的独特性,强调传统工艺景泰蓝的时代特色,提出掐丝珐琅画作为新画种的论证,对于中国掐丝珐琅画艺术在当代应该有怎么样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理论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精神理念的辩证发展为轴心,黑格尔构筑了庞大的国家理论体系,试图整合与超越市民社会,调和古今政治规划。运用黑格尔政治哲学中灵与肉的视角,试对其国家问题的提出、特点以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中国人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但从一开始,国人对现代化就存在着某种误读,至今这种误读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表现在行为取向上,就是重"物",而且,是重"洋物",喜奢华。在这样的偏向影响下,当下的文化面貌呈现出模糊与恶俗的不良倾向,对此,应当予以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齐艳 《前沿》2012,(24)
劳伦斯的创作以男女关系为切入点,揭示了人自身之中肉体与精神、激情与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矛盾冲突折射出劳伦斯本人对灵肉关系的反思及人性异化的批判.追求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人性之完满构成了劳伦斯的终极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婚姻"总是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式的矛盾。如何克服矛盾,实现自由发展,成就婚姻生活的"自由的呼吸",实际上这也是困惑人生的恒久问题。当代女性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分别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智等多个维度,艺术地再现"中国式婚姻"的"幸福"与"尴尬",藉此表达出了对当代女性"自在存在"中主体意识的缺失与伤感,对"自为存在"中主体意识的建构与渴望。  相似文献   

20.
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身份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困惑;在就业、消费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导致对现实的困惑;所处年龄阶段使他们在爱情与亲情方面存在困惑;权利意识增强使他们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现实困惑。要解决这些困惑,应该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待遇、提高社会保障和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