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历史特殊性、情境复杂性和经验多元性,其历史演变逻辑表现为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三领域”、集权简约治理与内生经纪型的治理逻辑,集体化时期的全能主义政治、总体性支配与“社会中的国家”的治理逻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党建引领与耦合互动的治理逻辑。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行政吸纳—依附式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嵌入式委托代理关系、多层级—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多层次—情境嵌入性委托代理关系四种理想类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委托代理行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困境。  相似文献   

2.
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国家如何保证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文力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家将国有资产注入国有性质的现代公司后,显然形成了一种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国家与国有性质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应满足三项要求:即实现政企分开;对代理者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2,(3):58-58
张超、吴春梅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7期撰文指出,从委托代理视角看,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有直接委托代理模式和间接委托代理模式两种。其中的代理人问题具有复杂性,不仅存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还存在由代理人和委托人自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代理人问题。应创设一种由“问责激励”、  相似文献   

4.
刘峻峰  钟云华 《湖湘论坛》2008,21(4):117-119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应被视作一种虚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虚拟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政府全面掌握国家教育权,高校缺少自治权,高校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政府承担着巨大的委托代理责任与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高校需要更多的自治权,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并对原有虚拟委托代理关系之外进行市场化改造,以构建出政府与高校之间真正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王国成,李涛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人际关系,有关委托代理方面的研究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深化,我国企业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研究在经济理...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行政学院经济学系的讲师邓献晖在《股票期权制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一稿中说 :要让企业经营者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和成为风险承担者 ,既规范又易于操作的是让经营者持有企业股份 ,使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具有利益同向性。但是 ,这个做法一开始就面临着“二律背反”。这是因为 ,让经营者持有企业股份 ,若所持股份过少 ,经营者虽然因持股而成为名誉上的股东 ,但他只是一个“搭便车”股东 ,而非“有包容性的股东” ;若所持股份多到经营者成为“有包容性的股东” ,那就不是“委托—代理”经营 ,而是所有者直接经营与“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共行政嵌入的环境以及面对的问题走向复杂化,公共行政研究逐渐转向“结构”和“行动”的复合型思路。然而,公共行政中对于行动的分析更多是关于“行动者”的实证研究,公共行政中的“行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总结普遍性的理论。现实中,基层行政是行动分析的重要场景,其中关涉政策过程中的责任问题。在复杂的行政体系和治理情境中,行动者的行动受到了“责任陷阱”的局限,严重影响到政策效能的输出。究其原因,在于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对于行动者注意力分配的影响以及行动选择的限制。为了破解“责任陷阱”的结构性梗阻,实现基层行政的“责任治理”,应该从调整问责机制和赋予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大学组织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组织内部存在着三种委托代理关系,即单位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知识生产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知识交易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三种委托之间关系的矛盾构成了大学组织冲突。这些委托之间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建立专门协调委员会、促进信息有效沟通、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创造宽松组织等来缓解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张岩  刘越 《人民论坛》2011,(10):176-177
大学组织内部存在着三种委托代理关系,即单位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知识生产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知识交易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三种委托之间关系的矛盾构成了大学组织冲突。这些委托之间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建立专门协调委员会、促进信息有效沟通、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创造宽松组织等来缓解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代理理论概述1.代理关系的代理效果: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委托代理关系是社会分工与合作深化的结果。委托代理关系是以追求“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为目的的。分工效果是指持有不同条件秉赋(技能和偏好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通过分工与合作而各自获得的...  相似文献   

11.
周伟  韩家勤 《电子政务》2012,(8):100-105
依据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的不同,分别从不确定但可监督的"委托—代理"模型和不确定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合同外包双方在博弈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以及双方的激励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并构建了报酬激励、成本激励和信任激励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权力寻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顺发 《湖湘论坛》2002,15(5):40-41
权力寻租源于寻租活动,它是在权力对资源扭曲性配置前提下的一种权力行为的买卖活动。要遏制这一“活动”,本文提出应采取权力制衡、资源配置市场化、增强决策透明度等措施。(一)“权力”,英文“power”,是个专用名词,往往同职权、官位联在一起。不同的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其权力产生的方式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从人民中产生,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各权力的执掌者是人民所赋予权力的委托代理者。这一委托代理者,我们通称为官员。人们知道,官员是执行民意,并由民众委托执行民众赋予的权力的人。在民众与官员之间…  相似文献   

13.
权力是联结政府官员与公众的一种特殊产品。因此具备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内在规定。公众是权力的所有者,政府官员是权力的行使人。政府官员行使权力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政府官员在委托与代理关系中充当理性经济人和权力代理人的双重角色,腐败正是双重角色冲突围绕成本—收益的比较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建立成本-收益的均衡统一是遏制腐败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提高廉洁行为的收益,以建立一支执法严明的司法队伍、从严惩处腐败分子、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等措施来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孙伟忠  朱哲 《长白学刊》2008,(2):155-158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分析,高等教育中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高等教育中的委托代理的特点包括:不具备市场化和产权明晰的前提;更多表现为隐性契约;委托人的目标更加多维化;绩效指标虚化。通过对高等教育中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提出建议:委托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化;赋予监督者剩余索取权;增强高校人员的流动性;高校人员聘任合同化。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外贸出口,推行代理制,国务院决定,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实行“兔、抵、退”税的范围.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对1993年12月3i日前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D货物实行免税办法继续执行到1998年12月31日。期满后也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  相似文献   

16.
医患双方委托代理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通过分析医患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能靠重返计划体制,走公费医疗的道路。而要通过改变社会保险机制,赋予社会保险机构监督医疗部门并接受违规医疗机构赔偿的权利,走“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国企经营效益不佳,扭亏增盈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本文结合企业组织理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尝试从企业运行的环节开始寻找国企高昂成本的组成和原因,进而由下而上思考国企改革的思路。代理问题的只是国企面临众多问题的一个问题,但由于代理关系在企业组织中的普遍性,对代理关系的研究会有助于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并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c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委托一代理关系理论,划分了代理成本三个区间,区分了代理成本与代理成本问题,第二部分对国企运行中的代理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第王部分尝试从企业运行的环节出发,…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前  谭望 《前沿》2007,1(5):135-137
政府绩效评估在公众与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运作中引入了评估机构对政府行为产出进行评估这一环节,一方面有利于重塑和优化公众与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委托代理风险。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委托代理风险有可能扭曲政府绩效评估的预期功能。防范政府绩效评估中委托代理风险的制度安排包括培育政府绩效评估的代理人市场、健全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弥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机制缺陷,必须厘清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责任关系。本文运用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与组织理论等分析工具,阐述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源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公共受托责任,认为政府投资项目中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契约来维系,政府投资项目是在公共需求带动下形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缔结体。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注定政府投资项目是一组不完备契约的集合。  相似文献   

20.
田光伟 《求索》2008,(3):22-24
本文首先讨论了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层级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内涵,然后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层级组织以及如何克服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委托代理成本的角度,使这两个理论有机地结合并为其运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