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7,(6):56-6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实证主义逐渐兴起并演化成为一种潮流。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所不同,后实证主义将价值多元和建构主义引入自己的视域。在这种背景下,话语模式也从以前的"实在论"转向"建构论",它要求人们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感受、认知、体验和创建世界。在"建构论"视角下,公共政策的建构与传统的科学理性主义主导下自上而下的创设有所不同,它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话语建构过程,因此成为一项理解政策问题建构的新路径。那么,现实世界中公众话语是如何建构成为政策话语的?我们寻访了四个方面的理论线索:存在一个话语能量场、公众话语的演进过程、形成话语联盟以及话语自身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初步勾勒出政策问题话语建构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为总结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建构情况,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2007—2016年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研究两大代表性期刊《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刊录文章进行抽样分析和评估。评估基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维度,探析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建构的总体概况,并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应进一步扎根中国现实、立足时代和国际前沿,确立研究核心命题;应借助已有研究平台,打造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公共管理学科共同体;同时,还应加强对研究者群体方法论训练,促进学科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8,(3):112-116
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是反映公共管理的中国实践、总结公共管理的中国经验、传递公共管理的中国声音、体现公共管理的中国智慧、彰显公共管理中国特色的重要载体。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却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需要在确立建构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关键节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建构的具体路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实践,汲取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的精华,寻求与西方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平等对话与交汇融通。  相似文献   

4.
5.
公共行政自正式产生以来至今不过140多年,然而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却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对效率的崇拜、新公共行政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新公共管理对经济效率的崇尚以及新公共服务对公共利益和效率的探索。犹如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我们以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平衡作为一条"价值线",根据时代的具体要求围绕这条"价值线"上下波动、略有偏重,并在时代中汲取精华不断反思以充实公共行政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vement is emerging to move beyond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new movement is a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a networked, multisector, no‐one‐wholly‐in‐charge world and to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roaches. In the new approach, values beyond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and especially democratic values—are prominent. Government has a special role to play as a guarantor of public values, but citizens as well as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also important as active public problem solver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value‐related issues in the new approach and presents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to be pursued if the new approach is to fulfill its promise.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现代公共行政的本质内涵,现代公共行政的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共利益——现代公共行政的诉求对象;公共服务和公众满意度——现代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公平、公正——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民主、透明——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公共行政价值观的争议与互动。效率价值取向强调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工具技术来提高政府效率,而规范价值取向则以追求社会民主、公平等公共行政的理想目标为其最高价值。二者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互交缠,难分难解。研究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互动与流变,对于深化公共行政学的价值研究、理清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轨迹,促进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is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ows how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generates not only research that is empirically credible,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real wor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ten articles in the symposium subject class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ies or hypotheses that have been generated in non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rigorous testing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first group of articles consists of studies with citizens who interact with government. The second group consists of three studies with public officials.  相似文献   

11.
公共话语就是公众在公共领域里就公共事务自由公开的对话、讨论或意见表达,它与公共领域、公民文化密切相关.当代中国已经基本具备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要件,这就为公共话语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公共空间,也为社会各阶层的离散型公共话语培育了良好的生态语境.与西方发展不同,我国社会中的公共话语应该更多的是可协调的离散型公共话语,归宿是共识型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的新思维——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为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先锋派,代表了公共行政领域中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对传统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构,还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两种替代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既能承接后现代的状况又能与民主理想相一致的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13.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the analysi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micro‐level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attitudes by drawing on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on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authors discuss how scholar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urrently draw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psychology and related fields and point to research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at could benefit from further integration. An analysi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pics through a psychological lens can be useful to confirm, add nuance to, or extend classic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ies. As such,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mplements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rthermore, it could be a two‐way street for psychologists who want to test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ir theories in a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setting. Finally, four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4.
15.
16.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特征和趋势,并以这种全球化观点为基础,论述了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与公共管理关系的论述,为中国公共管理全球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指引.在推进中国公共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树立全球眼光,融入全球规则,扬弃全球范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近年来,网络治理是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网络治理的理论主张、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文章的研究中心.在疏理和整合当前网络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政策网络理论与治理理论的结合,促成了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和管理复杂网络两种流派的形成,倡导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致力于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和互利互补的合作;网络治理的治理结构是不同于市场(自愿)与科层(强制)的复杂结构,网络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诉求的自组织系统,它不同于市场中自愿的个体行为,又不同于科层的命令服从体系;网络治理的治理机制在于信任机制和协调机制的培育,信任机制是网络的运作基础,其地位类似于市场的价格机制或科层的权威机制,而信任机制的落实,又需要回到协调机制的构建上,只有在价值协同、信息共享以及诱导与动员等方面建立起良好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培育起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以及成员与集体之间的信任关系,最终实现互利互惠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年轻就必然缺少学术积累与历史传统,这是其短处;但年轻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无限美好的未来。特别是就我国的社会科学而言,由于总体上底子薄、基础弱,特别是学术规范性总体不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低,缺乏方法论建构,因此缺少历史积淀,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公共管理相对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采取“零基”(Zero-base)战略,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学科布局,瞄准国际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正因为公共管理学…  相似文献   

19.
A well-ordered society faces a crisis whenever a sufficient number of noncompliers enter into the political system. This has the potential to destabilize liberal democratic political order.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formal analysis of two competing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stability offered in the public reason liberalism literature—namely, using public reason or using convergence discourse to restore liberal democratic political order in the well-ordered society. The formal analyses offered in this article show that using public reason fails completely, and using convergent discourse, although doing better, has its own critical limitations that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recognized properly.  相似文献   

20.
官僚制范式适应了 1 9世纪以来大工业生产对政府职能和效能所提出的要求 ,成为 1 0 0年来公共行政的主导范式。知识经济的兴起 ,使官僚制范式的内在局限性和不适应性暴露出来 ,公共行政范式的危机表现出来 ,公共行政范式处于变革时期。本文尝试从五种行政改革模式讨论对官僚制范式的调整 ,这些改革模式与实践通过放松官僚制范式的基本原则 ,局部缓和了范式危机 ,但并没有实现公共行政范式由官僚制向民主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