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57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争锋相对、寸步不让,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  相似文献   

2.
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际战略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战略环境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现实基点是国家利益,战略基础是国家实力,战略手段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略空间是全方位外交,同时采用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时受到的礼宾待遇是对重要国家的政府首脑的破格礼遇,而非通常意义上国家元首享有的正式礼遇。美国给予邓副总理政府首脑的礼遇主要是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和邓小平的重要地位,不给予国家元首的礼遇则是考虑到了中国国内特殊的政治现实和美国自身的外交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1957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与赫鲁晓夫争锋相对、寸步不让,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前,周恩来总理于1954年6月28日和29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充实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并创造性运用于我国外交实践中,开创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要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而且要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这将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展现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崛起是当前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尽管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用“和平崛起”描述中国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一思想并不是当今中国为了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权益之计,而是中华文明与社会制度赋予中国的特殊禀赋,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中已经清晰地提出了对中国崛起和平属性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周边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我国制定实施周边外交政策、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的指导原则.从总体上看,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周边外交领域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但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方式方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准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侧重点以及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边界纠纷的方法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关系的重要思想 ,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思想主要体现在新依据、新内涵、新范围和新作用等方面 ,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英侠 《工会博览》2011,(3):152-153
邓小平全面的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在信念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社会主又的必然性与优越性相统一;在本质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在实或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统一;在认识论层面上,邓小平坚持真理与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改革理论是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都提出和论证过“改革是革命”的命题,然而,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前苏联的改革则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在于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理论存在诸多不同.探讨这些区别,对于正确理解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完整把握我国改革的性质,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