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导报》2008,(2):62-62
从前有一少年,很小就能诗善对。父亲为了让他早日成才,便带他去拜一老先生为师。 由于年少,父亲就把他背在背上去见老师。老先生见此情景便出一上联:“子把父当马”;意思是小孩不懂礼教,竞把父亲当马骑。谁知小孩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08,(2):62-62
从前有一少年,很小就能诗善对。父亲为了让他早日成才,便带他去拜一老先生为师。 由于年少,父亲就把他背在背上去见老师。老先生见此情景便出一上联:“子把父当马”;意思是小孩不懂礼教,竞把父亲当马骑。谁知小孩应声答道:“父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3.
伍正华  王本奎 《湘潮》2021,(3):63-64
①那时自费留学费用不低,父亲心疼“大洋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外倒”,迟迟没有答应。陈望道想了一招,在墙上贴了两句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②僵持数天后,父亲终于被陈望道说服,答应了他出国留学深造的请求,并变卖了部分田产,给他凑够了留学日本的学费。  相似文献   

4.
三石 《党建文汇》2008,(10):52-52
高中毕业,他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只有回到乡下,继续父亲走了大半辈子的路:可他不甘心,就做起诗人梦来。他不停地写,不停地投稿,但总是石沉大海。也曾收到一封编辑回信,说他的诗缺少生活,没有真情。  相似文献   

5.
正"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诗如其人。在吉鸿昌将军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吕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他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  相似文献   

6.
一条清亮的小河,从西南往东北流去,淙淙有声——那重重叠叠的群山,锁不住一位志气非凡的少年,他挣脱了家庭、家族、家乡三层厚厚的网,终于走出了韶山冲。临行前,面对苍翠的青山,想起养育他的父母、老师、父老乡亲以及一起嬉戏的小伙伴;想起即将迎接他的新天地,他思绪万千,激动不已。提笔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诗:  相似文献   

7.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4):80-82
鲁迅是文化革命的闯将。因他擅写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且看他1932年一首题为《答客俏》的诗:  相似文献   

9.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很多人熟知的毛泽东改写的一首诗,1910年初秋的一天,在赴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前,他把这首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表达了自己有志求学的信念和决心。那一年,要去上小学的毛泽东已经17岁。  相似文献   

10.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很多人熟知的毛泽东改写的一首诗,1910年初秋的一天,在赴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前,他把这首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表达了自己有志求学的信念和决心。那一年,要去上小学的毛泽东已经17岁。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近日,在九江市委老干部科同志的引见下,笔者见到了夏明翰烈士惟一的女儿——78岁的夏芸老人,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家庭。父亲牺牲时我还不到半岁,但父亲的信仰和品行却影响着我的一生我的父亲性格直爽、坚毅,为人真诚,牺牲时的那四句诗概括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临刑前,当国民党的执行官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时,他镇定自若,并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就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父亲写这首诗时是顺手而来,一气呵成,这都是他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做作,完全代表了他的性格、脾气。192…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与账本的渊源已久。1936年9月,毛泽东在保安窑洞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还说到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从9岁到17岁,毛泽东一直给家里记账。1910年秋毛泽东留下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诗,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古代家训,起始于西周,发展于隋唐,在明清进一步完善。传统家训内容主要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忠孝”为主。提起儒家,不能不提到它的创立者孔子。《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你父亲那里得到过特别的教诲吗?”孔鲤回答说:“一日,父亲独立在庭院中静思,我从旁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而学《诗》。又一日,父亲又独立庭院中,我从旁走过,父亲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诗为心声”都充分说明诗词善于表现人的喜怒哀乐诸多形象。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诗词为余事,在他为数七十余首诗词里,人们仍可以借助文学形象较真切地透视他为自己勾勒的丰富自我形象。 一、对传统充满叛逆的个性导致毛泽东成为反抗、推翻旧世界的英雄,而超越前人的使命感又使他成为史无前例的革命家形象。 毛泽东并不讳言他从小倔傲不驯的叛逆个性。在和斯诺的谈心中,他就曾绘声绘色地忆及将严父当成专制传统形象,竖为对立面进行叛逆的情景。在离家出走等抗争取得小胜后,父亲稍许改变了对他的专横;这进一步坚定了他日后的反抗性格。1991年秋他考入湘乡县东山  相似文献   

15.
从小,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就很生疏。他和父亲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因此很少交流。后来下乡当了知青,进城后,到棉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这中间他吃了很多苦,但父亲从来没有问过他。他觉得父亲根本不关心他,也不爱他。偶尔,他回到家中,父亲顶多问一句“回来啦”、“吃过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一)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他很想帮助父亲,于是弄来了一只魔箱,魔箱有几个窗口,每个窗口里放着1O个淘气包,并且只能露出一个淘气包的  相似文献   

17.
正青少年时期写的《咏菊》诗和《哭母》诗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母亲金璇出生于书香世家。在父母的影响下,瞿秋白从懂事起就认真学习。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1913年,十四岁的瞿秋白见秋菊凌霜,即写了一首嵌入自己名字的五绝《咏菊》,诗曰"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在赞颂秋菊高洁耐寒,寄托高尚志向与情操的同时,又巧妙地在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字,即霜、秋白三字。瞿秋白出生后,因  相似文献   

18.
钉子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他想发脾气时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篱笆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了37根钉子。慢慢地,他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那些钉子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告诉父亲,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父亲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时,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男孩告诉父亲,自己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篱笆上的洞,这些篱笆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那样。你生气时说的话将像这些钉…  相似文献   

19.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