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伟 《前沿》2013,(4):126-128
疗治道德滑坡的社会病症,道德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四个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二是推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三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四是回归文化育人的道德教育本质,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道德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才会实现当代人道德营养的平衡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比重要。文化就像大海,弘扬传统文化首先抓什么?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社会道德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4.
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冢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5.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现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葛晨虹 《人民论坛》2011,(8):190-192
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创新,既要着眼于对道德理念内在引导的挖掘,又要致力于对外在制度机制安排和他律强制性规则的建设。重建道德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弘扬力度,更加关注社会道德文化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各行各业的社会监管,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及其现实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典兵 《前沿》2006,(11):139-142
强调仁爱精神,推己及人;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内省修养,主体自觉;社会责任,报效祖国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和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并努力实现其现实转换,对于建立中国现代先进的道德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及文化环境是对德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软约束"因素,彰显着造就人道德心理与道德人格、规范社会道德内容和促进道德进化与完善的功能。而校园文化是具体的道德教育的内部因素之一,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自主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引领着社会时代文化的潮流。高校教育欲永续传承必须有着自己长久的文化战略思想和文化战略模式,它的营建离不开文化,使文化的本质得以回归,真正实现从文化应接走向文化自觉。这要求我们应在整合主流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促进先进文化发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薛舒文  丁晓强 《人民论坛》2020,(14):136-137
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现代社会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影响道德共识建构的主要因素。新时代,中国社会要形成深入人心的道德共识,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道德共同体,应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绵延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道德共识构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是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现实条件。当前,我们尤其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重视法律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和文波 《前沿》2011,(13):145-147
针对我国目前民众道德水准不高的现状,首先明确提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问题。其次,从历史和现实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了造成我国目前道德水平下滑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从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借鉴西方文化先进经验、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约束、反腐倡廉打击行业不正之风创建和谐、公平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实施综合治理提高国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孙在福 《传承》2010,(24):158-15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在现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应结合社会的客观情况,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以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陈晓明 《求索》2008,(3):73-7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曾经发挥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传统孝文化有所缺失的当今社会,弘扬孝文化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是构建当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资源,而且弘扬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有利于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应对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陈娟  何钟林 《长白学刊》2004,(5):110-111
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并把道德文化的建设提升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他在<民族主义>一书中说:"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孙中山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开创了近代中国政治历史的一个方面.孙中山先生关于道德文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7,(2)
目前,中国礼仪文化的缺失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及各种"天灾"的客观存在,人与人的对立及各种"人祸"的客观存在,人与自我的对立及各种烦恼的客观存在。礼仪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人民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应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髓以及培育现代礼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泽民 《群众》2000,(4):38-38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许多地方提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涵。那么现代文明城市到底应把传统文化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的关系?这些无疑是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深层次问题。一、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弘扬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挖掘其内涵。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说内核,就是其人文价值观念。这种人文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构成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注重道德的进路,从生命主体立言,重生命,崇修养,因此,过早就实现了道德的自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政治、文化、道德同构的一元社会,因此道德追求与学术追求便受制于现实政治的制约,于是这种道德自觉便蜕变为维护政治统治的自觉。因此,要对传统道德进行现代性的改造,把传统的圣人道德观,转变为法治之下的道德观。传统的道德自觉首先意识到的是义务,是义务本位的道德观,而现代的政治自觉则应首先意识到权利,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政治观,政治与道德回归属于自己的领域,实现了真正的道德自觉与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18.
龚晓林 《人民论坛》2010,(11):174-175
当代青年大学生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模糊,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根同源,认真吸纳国学精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位列序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建设工程,需要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加强全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等诸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冯芸 《青年论坛》2014,(6):83-87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并受到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其目标、特征、发展和演变也必然要受到来自于社会外部环境各种发展境遇的挑战.当前道德文化发展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就是全球化趋势的日益蔓延.这种境遇为我国道德文化视野的开拓、理念的革新、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契机.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将外部环境的日益开放性与自身民族传统的特色性实现和谐交融是实现道德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