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致公党是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参政党,有着丰富的为侨服务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致公党积极发挥“侨”的作用,联系和团结华侨,参加新中国的巩固政权和生产建设工作,突显了自身的党派特色优势,也为新中国侨务工作、统战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甘孜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影响藏区警察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警种间职业倦怠的倾向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在情感耗竭方面应特别关注警龄较长的老警察和工作成绩被认可度不高的综合管理类警察;工作疏离方面应特别关注工作压力较大的治安类警察;在工作效能方面应特别关注对执法环境变化适应力较弱的老警察和工作与家庭矛盾突出的已婚警察。建议要积极探索并建立依法履职免责制度;要加强组织干预及时缓解疏导职业倦怠压力;要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并科学、灵活安排休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这就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这三个基本方针的对象或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另起炉灶”主要是对于旧国民政府外交而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主要是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而言,“一边倒”则是相对于社会主义阵营而言的。“一边倒”方针是中共中央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综合考量国内外形势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慎重谋略新政权的存在、安全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的。“一边倒”方针在当时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特别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它是时代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的限制,造成了新中国后来一个时期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干部坚守初心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主要通过对干部队伍的整顿、教育与管理来实现的。理论学习是干部初心建设的实践基础,制度建设是干部永保初心的基本保障,作风建设是干部永保初心的直接路径。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初心建设的历史,对当前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建立,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慈善救助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冬梅 《理论前沿》2008,(19):45-46
新中国建立初期,民间慈善团体与慈善事业的式微,有其自身流弊丛生的原因,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慈善团体搞好自身建设,也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确立我国国家政权建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化的进程;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教育和改造,有力提升了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知识分子的头脑,遵循了思想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梳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宝贵经验,对于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发挥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始终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紧密结合,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认真总结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努力形成规律性认识,使之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今后巩固、扩大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事业,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呈现出层级多、基层负担重等特征。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与中国城市管辖范围大、人口多、传统官僚制等有关。但回溯这一体制建立之初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在1949年前后接管城市过程中,面对同一城市,放弃了之前的一级政府体制,建立了二级政府加街居的"四级"管理新体制,当时已然呈现出机构多、人员多,基层不堪重负等形态。本文应用档案等史料,聚焦于这一城市新管理体制建立的实际过程,并应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从政府角色、职能与结构角度解释了新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其构建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把改造和重组社会作为自身的使命,带来了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张。而伴随旧的社会组织的清除,城市政府只能依靠自身的组织体系来实现职能,同时面对广大群众,工作不得不深入推行下去,进而选择不断地下设组织层级,形成了多层级的城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共政治仪式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政治仪式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表现为挖掘政治仪式的历史资源,打造中国共产党特色的政治象征;创新政治仪式的表达形式,发挥政治仪式的多维功能;设立政治仪式的管理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党大国典礼制度;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为政治仪式提供内在资源。因而,政治仪式建设与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增产节约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个根本建国方针。1950年至1952年,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积累社会主义工业化资本,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及政权合法性,党和国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的发展阶段,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经济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社会上营造克勤克俭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成立宗教管理机构对宗教活动进行指导。广东省在对宗教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对教徒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推动基督教宗教改革,开展三自爱国运动;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宗教人士实行适当照顾等统战措施。这些措施贯彻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清除国、内外反动势力在广东宗教界的影响,团结了宗教界人士为新中国建设服务,起到了良好的统战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法治化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坚实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推进统一战线法治化,使之根植于法治中国建设,从而促进了统一战线运行规范、功能趋佳、务实高效。其历史经验在于:坚持以良法引领为统一战线法治化前提,在宏观上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坚持以效力彰显为统一战线法治化核心,在中观上运行高效有序的体制机制;坚持以善治追求为统一战线法治化旨归,在微观上创新善做善成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在反右派斗争中,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革"期间,知识分子遭受打击,致使社会主义事业蒙受极大损失.改革开放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确立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广大知识分子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夯实社会主义阶级基础、塑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对电影领域展开了全面的价值重塑、体制重建与影像重构,由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电影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了新中国电影的基本体制,形成了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机制,其价值意蕴影响至今。新时代,应加强中国电影价值整合,凝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合力;持续深化电影体制改革,推动主导意识形态与电影发展良性互动;着力培养新时代电影人才,鼓励电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积极探索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像化策略,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和国家结构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党和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出开拓性贡献,使之从无到有的是毛泽东。继毛泽东之后,把民族区域自治推向新的台阶,使之趋于完善的当属邓小平。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以示对邓小平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初期,为适应中国社会大转型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引领社会风尚的重大举措,即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途径,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为重点,倡导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以整顿党的作风为关键,用良好党风带动民风。从而开创了一代淳朴、务实、奋进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军队保卫工作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充分发挥军队保卫工作的职能作用,为保卫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主要历史经验有: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军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组织保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义利导向;重视军营文化建设,为军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为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物质基础与现实动力;坚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育官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坚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以德治军与依法治军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世俗规范和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