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键 《东北亚论坛》2004,13(3):31-35
普京执政第 1任期已满 ,4年来 ,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之乱” ,迎来了“普京之治” ,俄罗斯的转型也进入到了一个理性的政治发展周期 ;在这 4年中 ,普京逐步形成了一种“适应”俄罗斯文化性格特征的执政理念 ,确立了强力政治与自由经济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俄国人满意的成就 ,使俄罗斯看到了振兴大国地位的希望。但是 ,俄罗斯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仍然是不成熟的 ,要真正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标 ,普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俄罗斯的复兴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普京第二任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突出了“主权民主”原则、外交战略中的能源因素得到了加强、地缘政治影响明显回归。在4年里,由于在价值观念、国内政治、地缘政治和能源等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明显滑坡。为树立俄罗斯大国形象,发挥俄罗斯大国作用,俄罗斯开始重建其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联系。中俄关系在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以推动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可持续性地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开始了他的第三总统任期。与其前两任时期相比,无论是俄罗斯的国内环境,还是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总统在第三任期对俄罗斯外交战略也相应作出了较大调整,其中强调和突出所谓"软实力"的作用即是一个重要方面。展望普京总统的第三任期,加强独联体外交特别是着力构建"欧亚联盟","转向"亚太尤其是致力于巩固和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点发展与欧美国家关系但却难以避免双方关系"日渐疏远"的发展态势等将是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合作与摩擦     
俄罗斯进入普京总统第二任期以后,不仅政治上反对派式微,政坛局势更加趋于稳定,而且上一任期的最后一年,普京明确提出了在10年内使俄经济翻一番的发展规划,为了实现经济翻番的目标,普京在其总统第二任期内大力开展“经济外交”和“资源外交”尤其是“能源外交”。这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进入由构筑政治战略框架阶段发展到充实物质战略基础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呈渐进提升之势,这是经济发展、外交平衡、地缘安全乃至重振大国雄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普京的新任期内,俄罗斯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欧洲为主的外交战略定位,但会继续强化对亚太地区的重视与介入,并有可能推出全面的“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7.
历经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普京给自己的总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普京在8年总统任期内实现了使俄罗斯经济由摆脱危机到恢复性增长再到逐步振兴的发展历程,其治理经济的突出业绩得到俄罗斯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本文着重对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性质与基本特征,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隐忧,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选举结束后,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在第一轮投票中赢得63.6%的支持率,当选俄新总统。普京即将重返克里姆林宫,但其执政面临的内外环境与前两个任期已经迥然不同,各种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预示着普京第三任期的总统之路将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9.
普京上台后,基于俄罗斯的国力与西方相比差距较大的现实,为振兴国内经济,争取国际平等地位,拓宽大国外交空间,确定了新的“务实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俄国家利益。为此,俄推出了以西方外交和欧洲事务为重点,以独联体集体力量为依托,积极向东方和亚太地区发展,东西方均衡的全方位外交战略框架。但俄罗斯的新外交因实力不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能否取得普京所希望的成效,还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高调当选俄罗斯总统,将于今年5月开始他的第三次总统任期.普京其人其事以及俄罗斯的未来,引起世人广泛关注.从平民到总统,普京开拓了一条既属于他个人、也使俄罗斯重新振兴的道路.普京执政以来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的治国理念,将俄罗新的历史传统、当今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糅合在一起,努力实现俄罗斯强国目标.普京为竞选本届总统也提出了要"创新"俄罗斯的设想.目前,俄外交难点仍然是同美国的关系如何实现"重启",俄国内形势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将是普京新任期内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东正教是俄罗斯标志性的社会文化符号之一。宗教的复兴与回归是全球治理的趋势。东正教与世俗政治的融合渗透进入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层面,影响着政治精英对于外交政策的构建。2012年5月7日,普京开始第三届总统任期,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涉华外交中更加积极地利用东正教。在中俄战略协作的大背景下,在明确双方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坚定原则、创新合作,中俄正教事务亦可展开建设性的"宗教共治"。东正教在俄外交中的积极角色也启发我国开展"宗教外交",发挥宗教的"正向"功效。  相似文献   

12.
普京第三任期以来,俄罗斯经济逐渐从低速增长到陷入危机,此轮俄罗斯经济危机是由外部因素与内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欧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固然是将俄罗斯推向危机的重要推手,但真正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俄罗斯经济内生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在分析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同时,对2008年金融危机与普京第三任期内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比较。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长模式、经济结构、创新积极性、投资、人力资本发展等一系列挑战,本文从能源出口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入手,指出俄罗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失效的原因。为尽快消除西方制裁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反制裁和反危机政策。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17年俄罗斯经济止跌回升实现低速增长并非难事,要实现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还需要大力推进结构改革,发展创新型经济,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创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这对俄罗斯而言都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2日,俄罗斯的选民将投票选出新的总统。按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的两届任期即将结束。普京总统将以高民意支持率卸任。尽管普京将经济、政治权力不断集中到总统手中,并且几乎扼杀了俄罗斯脆弱的竞争性经济和政治,但是普京最近几年仍然享有高达70%到75%的民意支持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种自相矛盾的非自由民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俄国领导人的政治任期与俄的国际地位有一定的相关性。俄政权交接制度化程度较低,往往影响到国内和国际稳定。考虑到普京任内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其政权交接问题对俄外交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2008年普京离任,其外交方针将保持延续性,即普京的接班人将继续一方面把欧亚中部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着力点,另一方面努力保持与G7为代表的发达世界之间的和谐。受种种结构性因素制约,如果将来的权力交接出现失控。不排除普京时代的外交进程中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普京上台后一直奉行的是大国实用主叉的外交战略,虽然2007年前后,俄罗斯外交呈现出攻势特征,但那只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的灵活应变,其维护国家利益、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16.
普京执政三年来,政治上,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和政治改革的措施,改变了俄罗斯独立以来地方势力坐大、寡头为所欲为的局面,理顺了同国家杜马的关系,确保了政局稳定;经济上,谨慎地推行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打击影子经济,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外交上,以国家利益为重,实行东西方并重的外交政策,大力拓展外交空间,全力以赴地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所以,从过去这三年的施政绩效来看,俄罗斯已经迎来了一个“普京中兴”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评析普京在新任期内的独联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以后 ,独联体地区依然是俄罗斯外交中的特别优先方向。普京在独联体的重要外交举措是重建集体安全组织和成立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四国统一经济空间 ,并以此为战略支撑点 ,推进独联体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当前 ,在大国势力云集独联体地区的情况下 ,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不仅要应付独联体内部的离心倾向 ,而且要面对欧盟和北约在该地区对俄罗斯形成的挑战。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俄罗斯在独联体仍然具有比较宽松的政策实施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前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普京就任总统后决定彻底抛弃超级大国的残骸,默认俄为"一般大国"的事实,大力开展"务实"外交,正带领俄罗斯以一个务实的世界大国和军事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图在参与中重振大国雄风,恢复大国地位。普京治国方略中浓厚的"务实主义"将给中俄关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普京外交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俄罗斯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交形势极为被动。至1999年,俄罗斯外交跌至立国以来的最低点。普京在此危难时刻宣誓就职总统,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力图重振俄罗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经过3年来的调整和变化,普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即根据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以独联体为依托、平衡东西方的多方位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个10年里,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在世界的排名直线下落。在1998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俄罗斯仅列第48位;1999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仅为1.9%,约为美国的1/10。国力的衰退必然使得俄罗斯的外交战略空间出现不断收缩的趋势。尽管如此,俄罗斯却从未放弃过复兴大国地位的努力。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俄罗斯两次调整外交战略,基本确立了以“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为目标,东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战略。普京上台后,又对该战略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其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行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恢复俄世界大国地位和全球战略稳定为目标,积极推动多极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欧亚并重、东西兼顾、平衡的全方位外交。但是,在勃勃雄心的背面,国力衰落的俄罗斯可运用的外交筹码是十分有限的,只有石油能够是并且已经是俄罗斯复兴大国地位的一件特别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