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水共治"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性、战略性行动部署,标志着发展理念、发展形态的升华和发展方略的创新。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宏大背景下,把握"五水共治"的时代特征,注重"五水共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整体性与协同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家驹 《求实》2008,(3):58-60
建设生态江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根据国内外一些生态建设的经验和经济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的要求,目前需要对切入点、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人口建设与自然恢复、物质性生产可持续性、土地的科学配置利用、体制机制总体目标等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为生态江西创建提高生态整体性和协同性,提供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员发展的系统性指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形式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层次结构的严密性,党员发展的协同性指党员发展工作要素有机关联性、动态性和目标的合理性。对党员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进行研究是党员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引领作用十分突出。通过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解剖、《细则》内含的解读,揭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系统性协同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地方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治理主体多样化,治理问题层出不穷,治理关系更加复杂敏感。有必要并极其迫切地需要调整思路,树立新的治理理念。"生态化治理"就是选择之一。"生态化治理"就是将治理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保持内部关系的动态协调平衡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过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6)
正解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努力突破当前部分地方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目被动、零打碎敲的低层次低水平现状,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具体运作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克服脱离农村工作实际,就党建抓党建的狭隘党建观念,树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抓党建的“大党建”观念,实现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建设的高度统一.事实证明,农村党建工作要以农村经济发展进步为基础,农村经济发展进步要以党建为保证.要下好下活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一盘棋”须抓好三点:(一)牢牢坚持“两手抓”方针,进一步夯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不断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制度,沿着两条轨道运行,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平等公正。经济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市场经济在现阶段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社会主义相互吸引,这是其积极面。市场经济会自发的扩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同社会主义相互排斥,这是其消极面,也是改革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只看积极面,不看消极面,认为市场万能,是一种“市场拜物教”。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从这种“市场拜物教”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利用其积极面,克服其消极面。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方针,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局面。1.坚持补足精神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始终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来展开,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  相似文献   

9.
<正>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只有把党建设好,我们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细抓管党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0.
正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一、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打好组合拳,提高管党治党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性缺失是制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指导,进行整体建构,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反“和平演变”的战斗力,是九十年代我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社会主义信念的增强是项多方交联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思想认识、社会实践、精神追求等多方面因素,忽视任何一方都可能功亏一篑。一、交互影响、整体作用决定了增强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系统性信念是人们对于理想的信仰。信念的形成和确立,尊从人们的认识规律,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因此,强化信念的脉冲力量,来源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来源于榜样力量的感召,来源于客观实践运动的检验。人们对于真理认识得越深刻,对于实践体味得越真切,对于榜样感受得越具体,信念也就越坚定。在信念的确立过程中,这三种源泉交互影响,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如果人们没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任何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必须坚持学科的全面创新,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范体系和支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求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方法、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连华  陈健 《前线》2011,(11):40-41
近两年,围绕首都发展战略,北京市有计划地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确定了以“交流任职、挂职锻炼、轮岗交流”三大方式为主体的干部培养锻炼工程,着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干部交流,社会反响良好,干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干部素质能力不断增强,干部交流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推进标本兼治,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9)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以来,在去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大国层次多、发展不平衡,形成改革共识不容易,贯彻改革决定也难。但是另一面,大国改革一旦落实,改革红利极为可观。这中间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穿透力。形成改革共识,做出改革决策,能不能穿透上下多个层次?这种穿透是双向的,不单是顶层决定穿透到底层,还包括底层的实际情况、底层创造的改革经验穿透到上层。穿透  相似文献   

18.
论真理的系统整体性与过程整体性刘良海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包括系统整体性与过程整体性两个方面。只有在系统整体性与过程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才能对真理的整体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一真理的系统整体性,是从系统的角度揭示真理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整体存...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张吉雄 《求实》2006,3(12):97-98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实践、新情况和新挑战,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强调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龚元庆 《求实》2006,(Z3):22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加快了建立现代企业步伐,职工的思想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动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为了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资金和科技以外的第三大生产要素——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它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如何建立适合于自身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但职工的凝聚力与积极性却得不到有效的增强与提高,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在开展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