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佳 《法制与社会》2013,(35):275-276
本文结合现行立法现状,借助《土地管理法》第四修订时机,分析我国《土地管理法》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缺失与功能缺位,试图探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设计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衔接、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草案)》)延续了我国民事立法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民法理论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值得肯定。不过,《民法总则(草案)》也存在若干缺陷,需要予以修改完善。《民法总则(草案)》结构方面的问题有:《民法总则(草案)》第5章与第8章应当合并。《民法总则(草案)》第9章仅规定诉讼时效,未规定取得时效,应予改进。“委托代理”有些规则应当是代理的一般规则,不应限于委托代理。民事法律行为方面在规范设计上应当慎重考量、严谨表述。在代理的规定方面未明确规定恶意代理行为本身是否有效。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存在缺陷,建议删除《民法总则(草案)》第152条。  相似文献   

3.
讨论修订《海商法》需要厘清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并以《海商法》第一章总则为切入点,重点讨论海商法的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及性质,希望能够促进和激发中国海商法界就海商法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为将来修订《海商法》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一类立法项目。目前,国务院正在抓紧开展有关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安排2007年8月份进行审议。从前一段时间征求意见的情况看,各方面对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表示赞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些同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更是我国民事立法进程中的里程碑.本次《民法总则》的颁布,不仅吸引了法律界空前的关注目光,而且广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也先后三次在网上颁布《民法总则(草案)》《民法总则(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总则(草案三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法律界专家、学者纷纷通过年会、专题研讨会等组织、收集意见,并通过网络、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多种方式发表意见.作为一名民法学者,助益《民法总则》的制定与完善,乃个人义不容辞之事.笔者通过全国人大征求意见的网络端口、所在律协组织的专题活动、参加学术年会等方式,提交了从实体意见到语言文字方面的修改意见20余条.《民法总则》颁布,认真通读之后,笔者欣慰地发现:自己所提《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章基本原则"应改为"第一章基本规定";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设定为六岁太低,应上调为八岁等多条建议得到采纳.  相似文献   

6.
1907年修订法律馆上奏《大清刑律草案》后,中央各部院堂官、地方各省督抚、将军都统陆续上奏对《大清刑律草案》的签注意见,对《草案》所奉行的“折衷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的立法宗旨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草案》第27章关于堕胎之罪的规定、第30章关于略诱及和诱之罪的规定、第306、307条关于决斗罪的规定有“食洋不化”的倾向,表明《草案》的起草者没能做到“会通中西”;总则第11条、第49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分则第3章关于国交之罪的规定属于世界首创,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确是“拔苗助长”。貌似先进的理性主义立法宗旨因为不能适应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实际状况而出现了历史错位。  相似文献   

7.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编幕民法典起草工作的参加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民法典草案条文建议、调研和论证工作。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提交了《关于民法典合同编总则部分与增设保理合同的研究意见》,并附保理合同章立法草案建议搞(以下简称最高法院立法建议稿)。  相似文献   

8.
7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听取市民对房地产登记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此次立法听证是七年来第八次举行立法听证会。与前七次不同的是,上海人大公众网对听证会作全程文字直播,而这在上海尚属首次,让很多听证陈述人颇感意外,也给关心该草案却无缘听证的人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9.
关怀 《中国法律》2007,(1):26-28,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历经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於2005年12月24日对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于2006年3月30日向全国公布草案,广泛徵求意见.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6年12月24日对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这一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订成为中国立法工作中的热点之一,现仅就《劳动合同法》的制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体系化的基石,其立法应当从体系化角度关照将来的由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等组成的民法典整体的结构和逻辑.民法总则是以《民法通则》为基础框架的立法,故应当充分继承《民法通则》的优秀立法技术及其简约的立法语言风格.《民法总则(草案)》确立了人格尊严的一般保护、私法自治、胎儿利益保护、环境保护等原则体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自我负责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法人分类、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时效制度等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惟在立法语言的简约、条文的繁复、内容的体系安排及部分规则的准确性上尚需要进一步斟酌和修订.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修改好该法,上海市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和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和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很想听听德国公司法专家对我国《公司在(修订草案)》意见的要求,社科院在外事处的积极配合下,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上海市工商局于去年2月22日联合举办了“中德完善公司立法研讨会”。李飞副主任等四位负责修改公司法的全国人民大法工委立法专家与三位德国公司法专家和上海有关研究人员,面对面对《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逐条进行了深透的研讨,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2.
报载:9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为增加立法透明度,8月30日起即接受公众报名,广泛听取公众对拟订法规的意见,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地方立法听证会。曾几何时,“听证”对于我们还是陌生的字眼,直至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首次将听证作为行政处罚程序的一个重要制度确定下来,听证才逐渐广为人知。如今,广东省人大又将听证程序引入地方立法,这表明立法过程中的民主性及公正性大大增强。可以预见,我国法治化程度又将向前迈出一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6月29日就《山东省旅游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网上立法听证,10名陈述人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到了指定的邮箱。这是山东省首次举行网上立法听证。此次网上立法听证,山东全省共有48人报名参加,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中确定了10名陈述人,其中大部分人从事旅游或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7,(6):90-97
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管理制度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规范出境入境秩序,服务改革开放的重要制度。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对我国边防检查立法提出了"统一立法"、"构建服务型政府"等新要求。正是在此立法背景下,国务院法制办于2017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并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该修订草案重新明确了边检条例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强调边检机关的服务义务和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等创新内容,反应了边检立法的新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外部监督方式空白等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15.
雷新军 《检察风云》2010,(10):12-13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修改现行《预算法》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会同15个部门,已经提出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就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此表明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易继明 《法学研究》2013,(1):123-140
《大清民律草案》吸收先进法律文化,采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之法律人格学说,在总则编设人格权一节,并通过总则和债权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人格权权利体系,奠定了中国人格权立法之基本走向。《民国民律草案》确认了《大清民律草案》规定的各项人格权,但总则编不再设立人格权一节,设权性规范的重点转入债编。民国民法循着《民国民律草案》的思路,人格权立法重心在债编,并增加了健康权。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形成了开放的人格权立法构架,设专节规定人身权,并通过判例、司法解释和附属性立法,形成了人格权立法与权利体系。历史地看,中国的人格权立法始终采取总则与债权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在设权性规范的立法重心上有所变化。民法通则人格权立法则实现了从民事主体与债之关系两者结合的二元结构向主体制度、权利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三者结合的三元结构的转变。三元结构对应的是人格权规范的三个部分,即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和权利救济。从《大清民律草案》到民法通则,人格权立法在继受与传承中悄然变化,直至断裂;而在断裂中,生命体在社会中顽强地存在,并通过立法在理性与进步中实现自觉。而支撑这种自觉的,是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社会文化,并提供一条通过民事整合宪政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并向全国征询意见稿。其中明星广告代言的法律责任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本文仅从明星广告代言的相关法律概念、立法概况以及法律责任方面予以辨析,以期对本次修订草案中的明星广告代言问题的相关条款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以完善我国的广告市场秩序,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是对刑法进行的一次规模性修订,包含罪名修改、刑罚幅度调整、刑罚制度完善等多个层面。而关于刑罚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内容,则主要是对刑法总则的修改,这在以往的刑法修正案中相对少见。针对《草案》中刑罚执行制度的修订,笔者提出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中国律师》2011,(10):89-89
《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9月2日.为加强商标管理.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与现有商标法的规定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声音”可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民法典总则的内容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民法典》的模式及我国立法草案的选择(一)《德国民法典》总则的内容结构民法典总则为民法之一般而抽象原则的归纳和汇总,在民法典中设置总则,为《德国民法典》所独创,并为以后很多大陆法国家民法典所借鉴。《德国民法典》总则共240个条文,包括:第一章“人”(自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