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成江 《政法学刊》2008,25(5):55-58
侦查认识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认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侦查认识的目的,因此,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客体,案件事实可以解构为“案件的客观事实”、“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和“查明的案件事实”三种形态。案件的客观事实是侦查认识的本原客体,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是侦查认识的中介客体。查明的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结果客体。  相似文献   

2.
论肖像权的客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法学界通说认为,肖像权的客体是反映在作品上的映像。对此,作者提出肖像权的客体不是映像而是自然人人身的外部形象的观点,并为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红 《行政与法》2005,(10):115-116
学界对于身份权客体的研究不多,大致有三种说法,本文作者对这三种说法进行了评价,并从分析人身权的客体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身份权的客体是身份权相对人的人身。  相似文献   

4.
杨富斌 《法学杂志》2005,26(5):89-91
“旅游法”与“旅游法学”是两个具有密切联系而又根本不同的概念。从理论上明确区分“旅游法”与“旅游法学”概念,着重探讨旅游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及其体系,在旅游业方兴未艾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执行标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执行标的问题,存在不同认识,现实中也存在执行难、执行乱的情况,必须对执行标的的概念、法律特征、人身可否作为直接执行的标的、金钱与财物执行混同、执行竞合、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及异议之诉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国外民法的规定和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出发,认为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能够代位和不能代位的权利过于狭窄。指出五大民事权利中,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的权利,除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外,还有公民的人身权,继承权,民事主体享有的知识产权;除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外,只要是不具有人身属性的债权、特定情况下未到期的债权、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债权人都可代位行使。  相似文献   

7.
郭小锋 《政法学刊》2008,25(5):22-26
目前,许多学者和司法人员都质疑犯罪客体的地位与作用,认为犯罪客体不过是一个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事实上,并非如此,犯罪客体不仅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而且更具有重要的司法价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犯罪形态、一罪与数罪、刑事和解以及量刑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环境伦理并不能为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充足的论据 ,而且在现实法律形态下也存在诸多障碍。学界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分歧 ,根本上渊源于对“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建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环境法律体系是更为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蒋小燕 《河北法学》2011,29(1):133-138
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淫秽物品是淫秽物品犯罪的行为对象。它是制作、贩卖、传播等行为的直接指向,它不属于犯罪客体及犯罪对象的内容,但这种指向是我们在说明淫秽物品犯罪行为时不得不涉及的。作为行为对象的淫秽物品具有自己的特征,在现实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鉴于目前存在的新型淫秽罪,可以考虑用"淫秽事物"代替"淫秽物品"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许建宇 《法治研究》2010,(11):63-67
在确定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类型时,我们应以"涵盖性"、"反作用性"、"概括性"作为判断客体形态的基本出发点。以此标准衡量,"劳动力客体说"、"劳动行为(或劳动活动)客体说"、"主从客体说"等我国当下几种主要的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理论学说均存在着若干不足,极有必要代之以"双重客体说",亦即静态的劳动力、动态的劳动行为均应被视为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态。在客体种类被界定后,我们更应关注和研究双重客体自身的特殊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对劳动法的宗旨确立、权利义务结构、制度设计等方面产生的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谢进杰 《法学研究》2007,29(4):96-115
审判对象设定了控审权力行使与防御权利保障的空间,不但规范着诉讼的结构,而且组织着诉讼的程序,成为刑事诉讼合理构造与有效运转的内在依托。审判对象动态运行的规律,体现于从起诉到判决以及从初审到再审两根程序链条,呈现了控诉方起诉时的提示到法庭审理过程的展示乃至变更再到法官判决时的固定的运动轨迹,显示了限制审判范围、规范指控界限、确立防御目标、防范突袭审判、禁止重复追诉等机能。在我国,应当改造现行的诉讼构造,确立一种蕴涵分权制衡机理以及被告人防御权益保障理路的诉审关系,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完善审判对象赖以运行的各个程序环节。  相似文献   

13.
论部门行政法的规范和调整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门行政法的划分标准不是单一的,必须同时考虑其规范对象。法律形 式、职能权限等多种因素,若于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使部门行政法有了自己的内涵。确定 部门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也须从多种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部门行政法主要规范行政相对 人,以保护行政权为主旨,侧重调整管理关系或私权关系;行政法则主要规范行政主体, 以限制行政权为主旨,侧重调整行政关系或公权关系。部门行政法的体系构架可以有不 同的选择模式,从职权行使的主体、各类管理关系以及行政权的范畴等多种角度都可以 构架部门行政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科技法的调整对象是科技法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作为部门法的科技法并不调整由科技活动引起的全部社会关系,它只调整特定的科技社会关系,这一“特定”科技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国家对科技活动的干预与介入上。具体而言,科技法以调整国家对科技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科技促进关系、科技引导关系、科技监督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民事诉讼法中的异议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现行民享诉讼法中异议制度的基本构造,指出了现行异议制度设计中的不足,探讨了异议程序设计应当考量的墓本"参数",从修正民事诉讼法的视角,对异议制度的整体构造进行了初步的调整,试图使民享诉讼中的异议设置和程序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行政侵权客体的精神权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神权利作为行政侵权的客体经历了一个不予承认到给予承认,从最初的采取限定主义原则到后来的非限定主义原则的过程,而且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的行政侵权制度并未否定精神损害赔偿,只是很不完善。在我国建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赔偿金制度是必要的,为了切实地保障行政侵权中的精神权利,应当遵循全部赔偿的原则,而且要对赔偿数额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8.
论公务员的抵制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勇先 《行政与法》2005,(12):47-49
《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公务员在执行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时,可以提出意见或者不服从,确立了公务员的抵制权,并从而建立了执行异议制度和不服从制度。这对于保护公务员合法权益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其规定的这两种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对国际私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强 《法律科学》2002,(6):114-120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国际私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两根支柱 ,涉及到该学科体系的构架。从国际私法的独特功能角度来探讨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应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产生的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法律利益的民商事法律选择适用关系。涉外民事关系不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只是引起其调整对象的一种事实或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思想从其发轫伊始,就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肩负着重要的认识论功能,却在近代思想中颓然式微。而康德以其批判哲学的理路捍卫和重塑了目的论的全新形象,并为其认识论意蕴预留了地盘,凸显了二者的辩证张力。从自然目的理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提出,到纯粹理性的建筑术之构想,以致隐秘地过渡到《判断力批判》的自然合目的性和自然目的概念,显露出康德目的论批判的完整运思道路。康德正是沿着第一批判开辟的道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隐性纲领,在第三批判中引入自然的技艺来充当反思判断力的类比原理——取代图型论,以完成自然合目的性的客观化演绎,即目的论证明。据此,康德一方面批判地裁制了自然目的概念的认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演示了理性与知性协同运作于自然目的概念中的判断力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