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重要论述,鲜明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属农"本质、"美丽"品质和"富农"特质,深刻回答了乡村旅游是什么、为谁发展、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创新运用和生动诠释,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与有效载体的背景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重要论述,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坚守乡村旅游农本主色、突出乡村旅游乡土特色、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亮色、鲜明乡村旅游为民底色。  相似文献   

2.
对于福州乡村旅游来说,如何借助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发旅游产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并对福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发现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等了解不够全面,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真正结合自身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福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要深度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确保乡村旅游在生态、人文资源和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旅游以旅游的文化属性和乡村淳朴的资源特点为依托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热点,备受推崇,并发展成为旅游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乡村文化旅游的需求动力、供给动力、营销动力和扶持动力,构成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系统,其驱动机制强而有力。创造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如生态博物馆、新农村田园主义和引寨入城等是突破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的人口素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但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多数偏重硬件,忽略软件,文化内涵的挖掘更是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意识淡薄,重视不够,人才缺乏,农村难以留住人才是制约景区文化内涵挖掘的原因。重视人才的作用,构建由专家学者、景区建设者和当地农民"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和当地的地域特点结合,形成品牌效应;根据文化所具有的不同属性,探寻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等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旅游中,游客不止需要产品与服务,也希望与这些产品及服务建立起情感关联。管理好员工的情绪,成为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的情商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情商管理的意义、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婺源县乡村民宿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低端到高端、由分散到集聚的发展历程。婺源作为首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在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通过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把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一批兼具食宿功能与休闲度假体验的特色民宿已经成为婺源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全方位地推动和建设之中,乡村旅游开发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是协调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能全方面照顾乡村居民的最大利益,完备旅游社区功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形成开发合力.通过对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的分析,能有效衔接社区、农业、旅游业三者关系,是社区主导开发模式的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它是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1]。随着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决策的实施和“2006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了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一)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11.
成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生持久吸引力和原动力的根本。但在成都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文化丧失以及文化内涵提炼不深等问题。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依托成都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发展集农耕文明、观赏、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在国外又被称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假日农场",被认为是阻止农业衰退和稳定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自2004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河源具有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绿富双赢"、壮大县域经济可谓意义重大,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内涵,走特色发展之路,要立足于现状,整合资源,防止不利因素出现,还要和当前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依托市场,形成精品线路,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城镇、农村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城镇化。乡村旅游主要是凭借城市、城镇周边的农业资源,面向城镇居民开发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是释放城镇居民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研究沈阳经济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机遇和条件、瓶颈以及转型升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就是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西双版纳州大渡岗昆罕大寨是乡村旅游扶贫的典型,以该村为例,探讨其旅游扶贫模式的特点、亮点,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阐明生态文明理念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认为生态文明是推动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理念指导。以团结镇乡村旅游为例,探讨了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促使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在县域经济产业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对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优劣势的分析,寻找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困难,并探讨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文章分析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意义,并以成都为例,对于现阶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借助于乡村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和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原生态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景观遭到损坏,乡村环境遭到污染等等,基于以上的种种表现,开发乡村旅游时应依托于政府的管理,树立乡村旅游正确的发展观念,引导乡村走生态化旅游发展路线,完善乡村旅游的服务设备、设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非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政府、旅游开发者、游客三个行为主体层面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体系,旨在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