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安柴米河污染严重,发绿的河水常年散发阵阵怪味,居民苦不堪言.媒体报道说,4月25日,江苏省市政风热线联动直播走进淮安.住在柴米河边的陈女士带着一瓶河水走进了直播现场,并当场向环保局局长下跪,请求尽快治理柴米河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5,(5):42-45
池州市:出台《规划》治理"一湖一河"本刊讯日前,池州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池州市平天湖和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会议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规划意识,自觉遵守和实施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平天湖和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作用;加强规划宣传,不断增强规划法制意识;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齐山—平天湖风景区规划等之间的衔接工作;强化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监  相似文献   

3.
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到磁县的护城河中,致使滏阳河河水被污染。曾经靓丽的风景线.成了令群众苦不堪言的污染源。群众强烈要求净化污水.扮“靓”城市。得知群众这一呼声后.人大代表提出了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治理护城河的建议。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4.
山若娥眉,水似彩带。山是大别山,水是淠河水,山山水水织就了一颗璀灿明珠——霍山。在霍山,没有人不知道王维法,一位刚直不阿、廉洁奉公,有着一份无限美好的山水情怀的检察官。  相似文献   

5.
张剑颖 《江淮法治》2010,(19):22-23
如今走在固镇县三八河边,但见河水清清,柳树成阴,像是走进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就在一年前,由于存在污水直排问题,这里蚊虫滋生,空气难闻,河水浑浊。污水缘何变成清流?今年县人大常委会对县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行情况的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初,固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讨论新的一年工作要点时,有人提出,由于种种原因,全县接近一半的污水没有接入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测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入河水中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河水溺死组、抛尸入水组及脱颈致死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AQP-4 m 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河水溺死组AQP-1蛋白的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和脱颈致死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河水溺死组AQP-4蛋白的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和脱颈致死组(P0.05),而Western印迹法未检测出三者的差别(P0.05)。河水溺死组大鼠肺组织的AQP-1、AQP-4 m RNA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P0.05)。结论河水溺死组的大鼠在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AQP-1、AQP-4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对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尸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使人们实现了一种独特的在线生存的基本样态。它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互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形式,形成了网络社会独特的时空观、权力观和人际观。中国当下坚持的集权主义、行为主义和国家主权的网络治理逻辑,正在受到技术的严峻挑战。网络技术逐步生成了一种网络自主空间,并形成了一套以技术编码和自治伦理为主的技术治理方式。技术治理方式区别于以国家为核心的法律治理方式,甚至在某些场合对法律治理方式产生制约。人们需要运用法律蕴含的价值和法律治理的有关手段,对技术治理进行有效归化。技术治理水平的提升,又为法律治理手段、边界和治理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和可持续的约束力。正确处理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二元共治结构,是提升中国网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高高的天空雄鹰在飞翔好像在守卫辽阔美丽的土地"……人们总是用最浪漫、最美妙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家园,这正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然而,如果有一天,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碧绿、花儿不再摇曳、鸟儿不再歌唱……我们将面临什么?  相似文献   

9.
从商品经济迈向数字经济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从商品逻辑转向数字逻辑。这一转向带来了主体上、空间上、要素上和价值上的治理挑战。数字经济治理正在经历重要的时代变革,形成了包容平衡的治理理念、三元构架下的治理模式、敏捷穿透的治理方式、技术嵌入的治理路径和安全可控的保障体系。这些治理变革推动着对数字经济秩序的总体性塑造,进而确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原则,构建了有效的数字经济法律体系,探索了新型的数字治理机制,塑造了数字文明的社会生态,为数字法治建设提供了时代动力和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0.
无接见、无汇款、无信件的"三无"服刑人员因内心的自卑与消沉极易走向极端,历来是在押犯中思想最不稳定、监管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对象。而黑龙江省佳木斯监狱对他们实行一对一亲情包教,在一片爱声中温暖着他们的心扉。"英雄救人"2007年7月30日14时许,在陕西省西安市东三环路灞河特大桥西边,有一名游泳的男孩被困在橡胶大坝西南侧的排水缓冲台上,随时都有被河水卷走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一男青年迅速跳入水中,营救遇险儿童。孩子得救了,男青年却被一股水浪卷走,消失在滚滚的河水中。2007年7月31日早上,被救男孩的父亲及其所在村的村民合力将男青年的尸体打捞上来,可救人英雄的姓名、地址却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契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决定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本体上和路径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表征。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包括秩序、公正、人权、效率、和谐等。现代法治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善治的创新机制,在中国语境中,其基本特质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依法治理,三是公共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一,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性。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是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治理变革是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这场社会转型的体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治理变革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从官僚制治理理念向生态治理理念的转变。如果说在官僚制治理中,它所强调的是确定、预测、控制和竞争这样的机械化理念的话,那么在后工业时代,生态治理在其理念上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自组织能力以及复杂系统的进化。这一日益兴起的治理理念产生了诸多有益的见解,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建构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从其组织方式来看,生态治理是一项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的社会治理方式。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社会的治理方式从官僚制治理向生态治理的转变,已经超出了量变的过程,而成了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重新定位,其结果则是现有制度安排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刊刊发的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同志的这篇文章,分析了当前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12日上午,21位人大代表来到距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西江渡村仅百米远的新河桥上,只见河水自南向北流去,10余米宽的水面铺满了白色泡沫,河水呈竭红色,因为桥洞和河中杂物挡住了水流,白色絮状泡沫已堆积约两米高.长安区人大代表康培森说,要是夏天,两百米外就能闻到扑鼻的臭气.  相似文献   

15.
付红 《行政与法》2023,(4):66-7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白山市江源区通过城市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六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创建,促进了党的组织力、治理力、公信力,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高度契合“两山”转化的全员、全域、全周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性治理是为解决由新公共管理带来的"碎片化"困境问题所提出的一种全新公共治理模式,主张通过协调与整合,使多元主体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多区域多部门的合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的政策目标的一种治理方式。研究从理论反思与现实依据的两个方面阐述了理论的缘起与价值,并就整体性治理兴起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了整体性治理的主要内容,强调了治理的整合性,整体性运作的目标实现,和整体性治理机制。整体性治理在我国公共危机治理、财政预算和大部制改革等方面的现实实践,以期给的政府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董晓倩  钟时 《行政与法》2009,(10):33-35
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是促进合作、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础。本文在释义公共危机治理中信任涵义的基础上,归纳了信任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功能,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信任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并结合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特征提出了培育公共危机治理中信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出现过法制近代化中的区域治理,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一城两治、三治、四治等。这一变迁、终止的主要原因是条约和侵略。上海形成的法制近代化中的区域治理还产生了结果,主要是给华人的行动带来了不便、提供了法制借鉴、给规避法制带来了机会和造成了对其他城市区域治理的影响等。当前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区域治理依然存在,但其基础和表现形态与上海法制近代化中的区域治理都不相同。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可以从上海的法制近代化中的区域治理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层治理资源不断增加但边际效应递减,出现了“内卷化”趋势,其原因在于治理资源处于悬浮状态,未能真正地作用于基层社会.对此,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因基层乡镇司法缺位而推进“一乡一庭”建设,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重构法庭职责,使司法下沉基层,与基层党政联动,共同推进基层社会的法治化治理,创出了一条以法庭为中心的基层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基于河北“一乡一庭”建设的启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应当从为民众构筑平台、输送权威和提供便利入手,深化治理模式的规范性、正式性和普适性,重构以法庭为中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构建基层治理“大资源”体系,借力司法改革,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公司治理的目标与治理模式 (一)股东价值最大化治理目标的合理性 公司治理的目标,或公司的利益导向是公司选择治理模式、构建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财富最大化两种形式。前者认为,基于股东对公司剩余回报(residual return)的索取权,以及对公司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的承担,公司应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以此构建公司的治理结构。后者则认为,有限责任和投资多元化增强了股东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