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状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就抓住了城市经济改革的关键。为深刻领会这一精神实质,本文试图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对增强企业活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深化改革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 同时必须搞好其他有关方面的配套改 革。 深化企业改革,增加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稳定和发展经济,首先要稳定和发展企业,要使企业逐步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李鹏总理说,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国有经济仍占整个经济的主导地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加速改革步伐推进企业建制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批准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廖荆 《瞭望》1985,(38)
本期报道的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和天津碱厂,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如何从内部挖掘潜力、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现有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五千八百多个,它们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企业能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佳,使得我国整个国民经济难以真正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其途径在于要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以使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要加强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现就深化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谈点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围绕落实企业自主权、搞活国有企业这个中心环节,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去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后,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去年,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利润增长48.7%,亏损企业户数减少15.1%。今年上半年,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4.5%,实现利润增长了1.63倍,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减少了16.5%。整个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势头是可喜的。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去甚远。从企业法  相似文献   

8.
析国有企业“消肿”的理论与实践周世勋一、"消肿"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这一思路十多年来一直是明确的。我们先后采用扩权让利、建立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和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等措施,并...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4,(47)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明年起,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到国有企业改革上来。这项改革,要突出抓住政企分开这一关键环节,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转机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经过16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批发展活力较强、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价格改革的逐步到位,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大大低于乡镇企业、“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0,(51)
明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以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企业改革,同时,深入进行市场流通和宏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以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