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稿摘登     
由谁行使国有资产监管权 贵阳市218信箱魏朱平:当前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已经出台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有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分工监督机构。但具体到一个企业,却缺乏监管,一旦发现某企业资产被掏空,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损失已成事实。怎样使全国数十万家国有企业资产随时处于监控之中,确保它保值增值?我以为,可以由企业党组织监管本企业的国有资产。这是比较现实的。从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执政地位出发,国有企业党组织可以代表国家投资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党组织作为国家投资(或控股)方在本企业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4,(11):F0002-F0002
<正>天津市国资委根据市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市政府出资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部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依照有关规定,代表市政府向大型  相似文献   

3.
代国强 《各界》2007,(4):62-63
要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降低国有资产置换的成本,使国有资产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置换,以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说是对人民的财产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职工负责,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负责.  相似文献   

4.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探讨研究管好国企一把手的重要性,对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国企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改革,真正管好一把手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经济利益,即“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根据《企业法》和《公司法》规定,国有企业一把手,在保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无论从我们党和国家的当前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深化,一些操作性的难题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有企业高管贪污腐败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日益成为当下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内部监督不落实,外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社会价值观扭曲、法治观念淡漠等原因。促进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提高企业廉实力,需要通过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端正社会价值观、加快法制建设等方式实现。在法制建设方面,我国只有《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刑法》对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国有企业反腐败法律法规,做好国有企业党纪、行政监督与司法监督的衔接,做好《公司法》与《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协调,做好国有企业廉洁问题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因企业经营决策行为引起的失误并导致企业的损失结果,往往单纯地归之于企业经营管理本身所产生的负效应,而缺乏对决策失误法律责任制约的思考。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理论也无一不将决策责任问题排除之外。这与我国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由于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减值,而“无人负责或无人真正负责”的实际情形不无关联。笔者认为,要强化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我国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必须从法律责任角度去认识决策责任。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核心和根本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在制度创新,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3,(48)
搞活国有企业,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到目前实施《条例》,转换机制,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已走过15个年头的艰苦探索历程。可以说,国有企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与建立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相比,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无人具体负责,导致内无利益驱动、外无竞争压力。于是,在与非国有企业较量中,仍然显得很乏力,甚至大有被“老乡”超过之势。面对此情,国有企业的出路何在?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说:  相似文献   

10.
1、如何充分认识《干部任用条例》颁布的重大意义 ?2、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把握和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基本精神 ?3、如何结合《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央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新要求。《条例》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它的颁布和施行,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焘 《瞭望》1993,(21)
国有企业的兴衰存亡直接关系着我们这场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途与命运。1992年7月23日颂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是迄今我们搞活国有企业最重要的行政法规。从颁布至今已有十个月了。为了保证《条例》的贯彻执行,今年五月间,国务院集结重兵,由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法制局和监察部组成国务院调查组,兵分六路赴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对各地各书门贯彻落实《条例》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正在参与调盘的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司长朱焘同志为本刊撰文介绍了《条例》出台十个月来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3.
自《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草案)》颁布以后,社会各界便对该《条例(草案)》给予了更广泛关注。终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然而,对《条例》真正的功能及目的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与误解。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分析,《条例》的出台都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条例》的出台对市场的调控及登记成本的减少带来了积极意义,但是,其在登记效力模式及法律位阶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于2001年6月6日审议通过,自200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国务院于1991年3月22日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91年《条例》),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在拆迁补偿的对象、补偿的方式、补偿的标准、补偿安置基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毋庸讳言,任何立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从进一步完善该《条例》的角度出发,笔者试就该条例的立法缺陷做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正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在国有企业中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的大幕被掀开了。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发劳动关系领域的震荡,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要求商业类国有企业须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其中对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积  相似文献   

17.
金伟 《瞭望》1994,(45)
明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在继续贯彻落实《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国务院确定的100户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配套推进企业增补生产经营资金机制、破产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和分离社会职能机制的建立,以及解决企业历史债务问题等各项改革,力争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资本运营在现实运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伴随资本运营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片面追求规模、运营成本过高、运营阻力较大和政府干预过多等.研究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对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签署第378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中有一条规定很“绝”,“绝情绝义”: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国企负责人。好一个“永不续用”,好一个“绝情绝义”。人都是感情动物,领导也是如此,对领导也应如此。因而,才会有“口碑”出现。即,领导干得好,工作出色,赢得人心,再加上有人情味,就会有好的“公众形象分”。相反,则会很惨,弄不好群众还会戳其脊梁骨。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干与不干一个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这对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便利、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评价体系,这既是有效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干部任用条例》得到深入贯彻执行的现实需要,更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