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2.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瞿秋白早在上海养病期间便发表文章,对其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到达瑞金后,瞿秋白任红中社社长,主编《红色中华》报。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善了《红色中华》报的实际工作,目标性更强,办报方针更明确,新闻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在党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创办的有《新青年》、《共产党》、《向导》、《前锋》、《中国共产党党报》、《热血日报》、《中央政治通讯》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有《布尔塞维克》、《红旗》、《党的生活》、《实话》、《党的建设》、《红色中华》、《红星报》、《斗争》等;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有《新中华报》、《解放》、《群众》、《新华日报》、《共产党人》、《华商报》、《解放日报》等;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有北平《解放》报、《新华周刊》、《人民日报》、《学习》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办的有《红旗》、《求是》等.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的历史,真实反映了我们党思想路线变化的轨迹,生动记录了我们党理论水平提高的过程,忠实记载了我们党英勇斗争实践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凡 《世纪桥》2009,(4):49-51
从1929年到1935年,在江西苏区先后出版的报纸、刊物约有200种。其中《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斗争》是江西苏区的四大报刊,它们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2万份。  相似文献   

5.
73年前,也就是1933年1月7日,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第三版左下角刊登了一篇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短文,悼念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的张人亚。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张人亚逝世的讯息却一直不为他的亲属、包括其父  相似文献   

6.
从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大革命时期,《新青年》刊载文章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不仅反映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发展转变的复杂和曲折,也成为中共早期报刊功能演进与变迁的缩影。从这一时期《新青年》刊载文章类型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新青年》逐渐从思想界统一战线平台转变为党的机关刊物,从而完成其主要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8.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唐群 《党史文苑》2010,(2):32-33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雏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瞿秋白早在上海养病期间便发表文章,对其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到达瑞金后,瞿秋白任红中社社长,主编<红色中华>报.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善了<红色中华>报  相似文献   

10.
杨必军 《湘潮》2011,(11):36-39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境内曾创办过诸如《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时事动态》等宣传抗日为主题的报刊。在诸多的抗战宣传报刊中,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洪江晚报》。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1895—1944)是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也是杰出的爱国者和共产主义者。他一生多难却奋斗不息,经历过1次入狱,3次流亡,其中2次流亡香港。他一生创办过六刊一报,其中《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大众生活》周刊在香港出版。贫民窟里办报刊韬奋因宣传抗日。身处逆境,但他不改初衷,以笔代剑,与敌斗争不止。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群众呼声,积极宣传抗战,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行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数字3O万份。同时,他还当选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执行委员。因此…  相似文献   

12.
《党的生活(河南)》2014,(24):F0003-F0003
杨广生,河南林州人,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河南日报》等全国和省级报刊发表文章160余篇,获《人民日报》优秀论文奖。杨广生同志在团中央挂职工作期间,是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主编《共青团工作文库》一书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多次参加团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理论文章的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13.
肖黎 《党史文汇》2014,(11):34-38
正史纪言(1910—1983),山西黎城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是一位战地报人,长期在敌后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日报》《太岳日报》总编辑、《新华日报》(华北版)编委兼秘书、《新华日报》(太行版)社长兼总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鼓而呼,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原解放前后,他主持创办《山西日报》,是《山西日报》第一任社长、总编辑,为新中国的诞生,为山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0,(12):F0002-F0002
《陕西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于延安、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名的《边区群众报》,是全国最早创刊的党报之一。经过七十年的发展,陕西日报社目前拥有《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报》、《当代女报》、《西部法制报》、《新闻知识》、《报刊荟萃》等五报两刊。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陕西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改革创新,顽强拼搏,推动报社实现了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红色中华》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以后又改为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这份红色报刊在中央苏区到底出刊到何时?有些同志根据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出版的《红色中华》合订本提供的资料,断定《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只出刊到1934年10同3日,它在中央苏区的最后1期是第240期。  相似文献   

16.
《热血日报》是五卅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它是中共专门指导五卅反帝运动的一张日报,是中共领导五卅运动的舆论工具和战斗武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号角和喉舌。作为该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的党中央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为《热血日报》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是1922年9月在上海创立的《向导》周报。《向导》周报历时五年,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的整个过程.成为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1923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热血日报》是五卅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它是中共专门指导五卅反帝运动的一张日报,是中共领导五卅运动的舆论工具和战斗武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号角和喉舌.作为该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的党中央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为《热血日报》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小卡片     
正党史回眸《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4日《热血日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它诞生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由瞿秋白主编,八开大小,每天四版,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热血日报》只出了24期,于当年6月底被租界巡捕房查封而停刊。  相似文献   

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称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报刊监督对中央苏区廉洁局面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在众多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红色中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苏区的喉舌",《红色中华》在对贪腐浪费、官僚主义等行为揭露批评的基础上,整合多种反腐败措施,构建廉政文化,促进了中央苏区廉政局面的形成。《红色中华》反腐败的举措对于当今社会的舆论监督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