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匡政 《廉政瞭望》2010,(13):63-63
这个时代的女性,得到了空前解放,其实被解放的不过是她们的身体,几乎和心灵无关。  相似文献   

2.
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尼斯特·海明威擅长塑造“硬汉”形象。他笔下的男主人公们在面对注定的孤独、失败和死亡的宿命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勇敢地选择抗争。他们大多具有勇猛顽强、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强烈个性,是一群凭着个体生命的全部勇气和力量来与命运抗争的个人主义英雄。他们在充满扭曲和痛苦的现代世界中,成功地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他的传世佳作《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硬汉子”性格的集中体现,他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地把他消灭掉,可就…  相似文献   

3.
女性意识的觉醒——浅析《紫色》中茜莉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爱玲 《理论学刊》2007,(5):126-127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充满魅力,它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一个黑人妇女茜莉女性意识从混沌到明晰的觉醒过程,揭示了黑人妇女所遭受的压迫和不平等,从而指出黑人妇女只有自尊、自立、自强,才能获得平等、尊重和爱。小说也寄寓了作者自己对妇女解放的独到认识和见解,展现了女性意识回归现代两性关系后双性和谐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张海 《党的文献》2016,(2):51-56
《邓小平年谱》记录了大量邓小平关于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发展问题的资料,展现了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对美外交思想,同时又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外交工作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对美外交思想。邓小平从战略高度考量,致力于发展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推动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共赢;同时他坚持立场与原则,正确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台湾问题,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主权,在中美外交困难时期顶住压力,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和策略,在坚决维护了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推动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慧翼 《理论学刊》2003,32(5):153-155
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然而由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原作所具有的女性立场、所体现的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往往被消解了,而代之以或隐或显的传统男性视角.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南宋文学家洪迈所作《夷坚志》记述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故事,由此可窥见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不重门阀而重财的婚姻缔结形式、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存在方式以及普遍存在的狎妓是宋代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这反映了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虽然不像程朱礼学盛行的明清时期束缚之深,但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张晶晶 《理论学刊》2008,(5):123-126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就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而言,舒婷和翟永明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及其流变颇具代表性:在爱情婚姻态度上,舒婷是呼唤爱、追求爱,翟永明是质疑爱、反思爱;在生命体验上,舒婷是唯美的、翟永明是唯真的;在对性别归属的探寻上,舒婷笔下的女性有很强的社会性,而翟永明意在让女人返回女人自身.从舒婷到翟永明,女性意识经历了由外到内、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是从"拯救"到"彻悟"的衍化与嬗变.  相似文献   

8.
女性灭子行为无论在历史现象还是文学描写中,都曾反复出现。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看,灭子行为显然使“母亲”这一角色陷入围攻的境地;而从情感角度,实施了灭子行为的女性往往因其悲怆的举动而博人同情。两种情景貌似矛盾,却是两性文化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美狄亚》和《宠儿》中的女主角为考察对象,从女性文化的角度解读女性灭子行为,对其原型特征进行梳理,认为该行为是男权等级社会中女性反抗行为的一种非理性表现形式,女性通过这一极端行为体现了她们的自我和主人意识。  相似文献   

9.
吴学丽 《理论学刊》2004,(1):108-109
不断超越男权文化的遮蔽成为现代女性寻求自由的基本特征,但现实的结果却使女性深陷世俗的宿命难以自拔。琼·杰伯逊从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将对人类自由的关注转移到男女性别文化中考量,力求在文化符号的迷雾中揭示出传统男权文化语符中的“第二性”——女性在现代的性别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0.
薛永武 《理论学刊》2008,8(2):114-118
本文从关于创美主体的身份确认、创美主体的前理解、创美主体的情感和欲望等角度,对<乐记>的创美主体修养思想予以解读.由于"圣人作乐以应天",故创美主体应有君子和圣人的修养,要"明于天地"、"穷本知变"以及具备相应的心理结构;由于人的"好恶无节",故应"慎所以感"、"以道制欲",要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进行必要的审美调控,以促使社会向着人性化、文明化的方向提升.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作为一部具有调和性质的理论著作,大胆而广泛地吸收了先秦的儒、法和道等各家显学思想成果来充实自己,在超越先人思想派别之纷争、融合各家思想之精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现,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1,(9):51-51
《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论述音乐问题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王建堂 《学习月刊》2010,(13):53-5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除其巨大文学审美效应外,’多维度哲理审美也是神奇魅力之一;静心品读《红楼梦》,我们将获得很多人生感悟与哲理启迪。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她们风格迥异,特点突出,而《梦十夜·第五夜》中出现的恋人和天探女尤为典型,她们分别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纯洁、温柔、善良,为爱不顾一切的圣女和憎恶的违逆的恶女的一面。本文以该章节中的两位女性为切入点,研究夏目漱石女性观与日本传统女性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赵子云 《世纪风采》2007,(12):29-31
轰动一时的《子见南子》案发生于1929年夏,缘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演出了独幕话剧《子见南子》,被孔氏族人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由此酿成轰动朝野的一个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值得记载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赵楠 《世纪桥》2008,(2):85-85
《战国策》作为记载纵横家策论的集成,语言“疏直激切”,为“行人辞命之极”,其特色向来被定为张扬。这并非轻薄的得势与得意,更大程度是苦涩与沉重生存状态下、非正常状态中挣扎的产物。而由于过度铺张的论词会掩盖游说中最重要的以理服人的要素,无法完成纵横的重任,因此《战国策》中的大部分论词质实严密、重在分析,显示出感人至深的理性美、周至美、畅达美,也是生命力在危机时刻喷薄而出的产物,达到了理性与活力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社会急剧动荡,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三国志》充分展现了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之中,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中国史书中相当出色的一部良史。著名史学家裴松之称其“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三国志》反映三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宰相权力的削弱,三省机构的出现及监察职能的强化等方面,同时也揭示并应证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8.
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表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的责任感与坦荡的胸怀、重视群众意见与干部意见、把握重心与“粗细”结合的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才能,为领导干部的领导方法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相似文献   

20.
<瑰宝>是韩素音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这两部作品都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风靡至今.<瑰宝>与<倾城之恋>故事中恋情的主线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香港;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时代背景、人物身份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这两部作品又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文体风格和不同的女性意识.文章通过比较两部作品,分析同一时代造就的不同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