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察我国的人权发展,我们会形成很多新的认识.如人权在本质上应该具有超阶级的内容,人权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社会意识.不同阶段的基本人权应包括不同的内涵等。推进我国人权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要在基本认识上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培养新思想得以生根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深化了我国对人权及妇女人权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我国妇女人权的不断发展。今后,要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进一步保障我国妇女人权。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概念,经历了“天赋人权”、“法定人权”和空想社会主义人权,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人权。人权是处于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有资格享有自己所必须的权利。双向性、阶级性、普遍性和从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人权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根植于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于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持续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理论结晶,是建立在中国人权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思想精华。当代中国人权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权基础,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人权的本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而产生的环境人权理论陷入矛盾的困境之中,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已有人权体系相冲突,另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分立事实不相适应.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的特质及其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应对环境危机的要求格格不入,造成环境人权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认识论的矛盾.当前,各国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环境人权在本质上都是对各主体的环境义务的确定,伴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对"权利"话语的打破,只有"环境"与"义务"的结合才是摆脱环境人权矛盾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2):31-31
目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题为《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基本人权是人生而享有,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权利。就个人而言,个人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和财产权,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在这些基本人权的保护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而对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基本人权的保护,影响着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的实施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国农民的基本人权状况及其与两个国际人权公约要求之间的差距,以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人权,从一种启蒙精神逐渐发展成为受主权国家乃至国际组织保护的人权政策,从权利保护和救济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权利保护明晰、维权救济适当的进步;但从权利范围、权利和权力何者优位的角度讲,人权政策的合理性有待反思和证成。这就需要探索作为人权证明标准的普遍道德标准存在的真实性和建立在一定人权标准基础上的人权体系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1.
蒋睿  于游 《党史博采》2009,(12):27-28
2009年,我国发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二00九-二0一0年)》(以下简称《人权计划》)。通过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人权和宪政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必须按照人权计划的要求,通过大力实施人权计划,不断完善宪政建设才能实现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廖萍蓉  许静 《党史文苑》2008,(12):29-30
人权入宪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党领导人民制宪保障中国人权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争取、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权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3.
普遍人权与多元人权之争是当代人权理论中的一大论争。多元人权观通过援引当代道德、政治、文化等范畴的理论资源驳斥普遍人权的合法性依据,主张把人权观念置于具体的文化历史范围内。为了应对这种多元主义的诘难,普遍人权观则开始自觉地寻求一些有效的逻辑理路,来论证普遍人权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家桂 《求实》2014,(3):21-2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同时,在人权建设实践中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并且在不同时期人权建设有其不同侧重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能为当代中国人权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人权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斌 《探索》2005,4(1):102-105
“人权”概念以“权利”概念为基础,权利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的体现,“人权”概念也有广、狭多种含义“权利”和“人权”的观念起源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于阶级分化和人权的“异化”。应当区分人权的“应然”、“实然”和“法然”。人权可以分为生命权、经济权、政治权和文化权四大类。人权观念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民族、国家或社会可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人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07,(9)
人权作为所有人的权利,它是普遍的权利,同时权利就其根本而言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权利。普遍性和现实性是人权不可或缺的两方面。与人权这两方面相对应的是人的类特性和人作为现实感性存在的统一。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所实现的人权,要不是虚假的普遍性,要不就是残酷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合法性是一切权威(或权力)赖以维持和有效运作的前提.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则是权威取得和维系合法性的依据.联合国人权国际保护作为国际社会(各主权国家)赋予联合国的一项重要权力,其合法性的取得和维持同样离不开自身的合法性基础.本文主要依据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对联合国人权国际保护的合法性及其基础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冷战后联合国人权国际保护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原因作了客观的表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不断发展中国人权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复杂的人权观面前,中国应坚持什么样的人权观?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人权攻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应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我们在人权事业上要举马克思主义的旗,走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权道路.  相似文献   

19.
雷旺 《湘潮》2015,(2):54-55
随着全球化的,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权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本文从人权与主权的概念入手,逐步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即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但国家主权的行使受到人权保护的限制、两者是相互交织彼此联系的关系不可将两者对立开来,并提出正确对待人权与主权的。  相似文献   

20.
杨润广 《红旗文稿》2013,(15):4-9,1
美国以人权的模范生和人权标准的卫道士自居。本文认为,美国的人权实践是不完美的,美国的人权标准是不完善的,美国不仅始终排斥和有意忽略人的基本经济和社会权利,而且还存在着对有色人种的严重歧视。美国推动和维护人权,既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干涉的工具。人权不是律令,发展中国家不必神话人权,应既重视发展自身人权,也坚定从容地应对美国式人权的侵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