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2008年11月3-4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举办了“《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美、德等七国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视野中的《宣言》研究、关于“两个不可避免”思想的再认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全世界无产者的政治宣言,也是经济宣言。这主要体现在《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之中。包括对经济全球化历史起点、劳动力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等的论述。在跨越了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具有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研究的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可以视为最早论述全球化思想和预言全球化出现的文本之一。《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统一体是我们观察和评价全球化的重要指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全球化的二重性,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就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全球化问题,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等历史背景出发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形成了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关于全球化思想的深刻见解。全球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政治自信,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与状况原理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揭露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以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观,都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没有马列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将其与实际相结合,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还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然性和规律。中国自觉投入经济全球化,使其浪潮愈加汹涌澎湃,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支流相碰撞,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必将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与《共产党宣言》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认《共产党宣言》为入门老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闪耀着《共产党宣言》党毫无特殊利益精神内核。《共产党宣言》恒久魅力在于:揭示了受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物质力量打压,欠发达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未能成功的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毫无自己特殊利益领导团结人民,在全球化背景下开辟新道路的依靠力量和利益共享模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团结人民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理论前瞻性地预见了全球化的发展,为观察全球化给出了新视角与新思路,成为认识全球化的重要工具。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生产力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借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式,世界历史从理论走向现实。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党宣言》通过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再现了世界历史从生产力→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与共产主义实践具有同步性,决定了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发展最终将突破资本主义的桎梏。  相似文献   

8.
正《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类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影响范围几乎遍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深刻地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魅力和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年来,虽然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宣言》并没有过时,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9.
正《共产党宣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其开篇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幽灵",是社会化生产与资本扩张造就的现实运动的产物,是对资本全球化时代现实批判地反思的产物。可以说,《共产党宣言》科学阐释了在资本批判的视角上讨论"人的解放"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理念和《共产党宣言》有着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新发展理念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方式决定性作用、经济全球化理论和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也为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指明了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人类精神文化宝库中闪耀着思想光辉的伟大篇章。160年来,《共产党宣言》在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永远指导共产党人和一切追求社会发展进步的先进分子,为建立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1848年2月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时间是最可靠的试金石和显影剂。回望《共产党宣言》,其原理、观点、预测仍然具有当代意义,闪烁出科学与真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黎滢 《唯实》2007,1(11):26-29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全球化的思想。全球化是历史的趋势,是把双刃剑。既不能排斥,也不能全盘照收,当一分为二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马克思、恩格斯在1 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的内涵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特定表述。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到"全球化"这一概念,但其文本中对早已开始并在20世纪后半叶迅速兴起的全球化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积极投身全球化的浪潮,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同时也要警惕和消除其产生的负面作用,要深刻领悟《共产党宣言》有关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意蕴,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真正融入世界,趋利避害,与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的"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错误的,但他对《共产党宣言》采取主观武断、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结论,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撰写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08,(12)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几大理论成果都与《共产党宣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当代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9,(12)
1888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凝练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一核心思想包括三个要点,体现于《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丰富原理中。  相似文献   

19.
张诚 《世纪桥》2008,(8):31-32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几大理论成果都与《共产党宣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当代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姜涌 《理论学刊》2001,1(6):83-86
全球化是《共产党宣言》所讲的世界性生产和交往的必然结果 ,是人类进入“世界历史”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过程。其中心思想是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是要说明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在当代正在全球化过程中、在更大规模上表现出来。同样 ,全球化过程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它对于历史的作用是双向的 ,在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