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长兴地区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工作环节。近年来,来沪人员向长兴地区大量流动、集聚,既有力促进了长兴地区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又给长兴地区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长兴地区来沪人员管理工作。服务和促进长兴地区的现代化生态岛区建设,确保本地区的持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长兴地区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工作环节.近年来,来沪人员向长兴地区大量流动、集聚,既有力促进了长兴地区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又给长兴地区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长兴地区来沪人员管理工作,服务和促进长兴地区的现代化生态岛区建设,确保本地区的持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的初中以及初中毕业后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调查认为初中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矛盾日益凸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后教育意愿与出路受限,其心理状态和发展需求值得关注。调查建议上海团队组织求真务实,协助相关部门开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沪的成长成才之路;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携手社会,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来沪境外人员逐年增多。上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境外人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境外人员管理工作机制,以实现对在沪境外人员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确保世博会期间上海的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下,解决好来沪人员的管理服务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对来沪人员的特点、管控现状、易导致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安机关强化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的各种尝试进行比较,从而构建和完善综合管理服务的大格局,强化政策、科技、警务机制等保障,按照现住地管理的原则,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服务模式,确保把来沪人员管理好、服务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曾经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区域,经过十几年来的改革、重组、改制或迁址,遗留下了大量的闲置厂房。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加之闲置厂房大多条件较差,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生产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火灾隐患、明患。为此,必须建立对闲置出租厂房的管理、监督、检查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以避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治安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7.
本次调查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现状及居住服务需求为主题,在上海3个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的租房比例高、居住质量差.上海作为外来人员最为集中、人数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亟需完善现有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以应对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诉求.  相似文献   

8.
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转型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新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靠的重要力量.然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都处于最底层,其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因此,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推动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吸引更多的襄阳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2015年1月,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15年度襄阳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服务行动",对襄阳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地域分布、专业工种、收入状况及外出务工牵头人等进行了进村入户调查,同时,对本地企业用工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上海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来沪人员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社区服务平台、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必须通过转变来沪人员服务与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加强权益保障、完善治安管理等方面来促进上海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构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体制对于维护城市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与原因,强调理性对待流动人口犯罪的必要性,提出应平等对待流动人口、在控制人口盲目流动的同时应当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并发挥犯罪预警机制在预防流动人口犯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层治,则天下安。在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大背景下,对流动人口住处的疏解整治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必要手段,但实践中拆迁整治引发了"堰塞湖效应","堰塞湖效应"使得流动人口流入地社区演变成"堰塞湖"型社区。对此类社区的治安管理应革新以往防范式治安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构建社区治安问题"审视→分析→反应→评估"的治安管理模式,根据"堰塞湖"型社区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困境,形成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严谨、运行有序的治安管理体系。具体可从树立"善治"和"共治"治安管理理念、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和社区治安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解决"堰塞湖"型社区治安问题,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部犯罪问题治理方略——以北京奥运安全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犯罪治理问题,是对大都市的挑战。问题不仅在于这一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聚居者具有复杂性,区域面积具有动态性,而且在于区域内各项管理松弛,尤其是出租房屋管理严重失控,从而使社会治安失去最有力的控制阵地。故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城乡结合部振兴计划并尽早构筑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是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暂住管理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诞生后的相当长历史时期管理模式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直到反矫正运动对社工主导的矫正恢复运动的严重质疑。后来兴起的循证矫正运动中,管理模式成为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众多研究证据显示综合管理模式的矫正效果优于监督模式和恢复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我国社区矫正北京模式基本属于监督类型,深圳模式类似于综合类型,上海模式则属于综合服务类型但偏向于矫正恢复。数据分析和检验得出,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的矫正效果优于北京模式,工作人员中社工比例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再犯。最后建议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设立社工岗位以增强综合管理特征,录用和培训综合型工作人员,同时谨慎对待设立社区矫正警察的呼声。  相似文献   

16.
After the birth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the management mode did not become a problem for quite a long period of history until the anti-correction movement seriously questioned the rehabilitation movement led by social workers. In the evidence-based correction movement, the management mode became a controversial issue, and numerous research evidences showed that the correction effec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upervision mode and rehabilitation mode.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Beijing mod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basically belongs to the supervision type, the Shenzhen mode is a hybrid type, and the Shanghai mode is also hybrid but with a bias to rehabilitation. The analysis and test of survey data shows that the Shenzhen mode and Shanghai modes are superior to the Beijing mod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ocial workers among frontline staff would reduce the recidivism to some ext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social worker proportions are required i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hybrid management. The call for comprehensive staff and community correction police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不仅事关流动人口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甚至将深刻影响其迁居城市的社会稳定及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面对流动人口数量急速增长、流动时间长期化、流动方式家庭化的形势,借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由原来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双轨制管理模式向社会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转变,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从法学的角度看,农民工的重要特征是权利贫困。目前,我国农民工的职业健康权受到严重侵害",开胸验肺"事件即是典型例证。我国职业病防治体制的罅漏成为制约农民工维权的关键因素,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问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意愿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内4区374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杭州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流动人口的住房特点、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居住等生活开支以及居住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