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让传统文化永远留在后代人鲜活的记忆里,首先要让它存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根的有机体,而生活就是滋润它的源泉和母体.只有活在生活里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在社会急剧转型,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些历史的、传统的东西正面临着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似乎成了一个顾此失彼甚至互为代价的二难悼论.然而,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业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使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实现既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成功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2.
许沃伦 《思想战线》2011,(Z1):33-35
大理白族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自发性文艺团体,还未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但通过这些文艺团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艺团体对本民族文化和相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文艺队的组织方式及发展模式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陈童敏 《岭南学刊》2015,(1):120-125
冼太夫人文化是独具茂名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作为茂名文化的拳头产品,冼太夫人文化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估量的现代价值,但对其开发、宣传的力度、深度却与其内含价值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分析冼太夫人民间信仰形成的过程表明,在挖掘冼太夫人文化现代价值时,关键是更新看待地方传统文化的观念,主要是立足于构筑民间精神依托,加强思想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通过依托对冼太夫人文化的肯定、弘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焕发现代活力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旅游中的独特资源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在旅游开发中备受关注.通过对云南大理双廊白族的田野调查发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消费偏好,在向旅游者展示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建筑、服饰、思想观念及价值观、民族习俗偏离传统等文化失真现象.政府疏于管理是导致文化失真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发挥其公共职能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绕开的重要议题之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究竟有没有融合的可能?因此,在跳出原有的研究学科范围、更新将民间信仰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的理念之后,应注重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重组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而探讨民间信仰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在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等则应是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旅游的兴起,民族文化旅游接踵而至,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关注.本文从文化的产生与变迁的角度,以贵州布依族为例,讨论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大理宾川鸡足山镇沙址村做田野调查时,笔者注意到这个正在变化的社区,看上去很和谐,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寨邻之间,都一派讲信修睦的理想社会的面貌。深入了解,笔者觉得,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孝道文化功不可没。因此,这里笔者仅从孝道角度,对村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状况做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曼  杨东杰  郑羽婵 《传承》2012,(18):64-66
保护和发展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是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浪潮和大众传媒的冲击使民间传统文化传承链条正在断裂。以甘肃舟曲的多地舞为代表,由点及面分析舟曲民间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群众、社会、政府等多维度探寻解决舟曲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互动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吸收.大理白族在其民族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进程中,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周边主要民族的本土文化发生了碰撞和互动,并造就了其融合汉族、纳西族、彝族等众多民族文化元素的习俗,这些习俗包括了岁时节日、居住习俗、婚俗、葬俗等方面,而这种文化互动的发生又是由白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面对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该民族自身的选择和创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民间音乐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涵盖了民间说唱、音乐舞蹈、民歌小调与宗教音乐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民间音乐源自赫哲人的生产生活,成为其增添生活乐趣、增加诗意的重要手段,为赫哲族的生存与未来发展汇聚了力量与士气。赫哲族民间音乐记录了赫哲人发展史,记录了不同时期赫哲人对生活的感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正"百家锁"是一种护身符,属首饰锁类。起源于古代"长命镂(缕)"或"百索",始于汉代,原为江南地区民俗,在端午节以五彩丝线结成绳股,系于手臂,用以辟邪,名曰"百索",后彩线演变为"珠儿结"。至明代,演变成儿童专用颈饰,后逐渐发展成百家锁。"百家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凡生儿育女,由小孩的家人或委托一个成年人,向一百户人家讨来钱或  相似文献   

12.
曾义 《前沿》2014,(19):218-221
民族文化、民族身份以及相关的制度与政策,都涉及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民族身份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的关系。从内在因素来看,我国任何少数民族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碰撞融合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包容是中华文化形成的基石,今天要缩小文化差异,包容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民族文化需要自身优化和调整,民族身份过渡到国家公民身份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文化素质,为此现行的制度与政策都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新疆少数民族企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局面,如何构建民族企业文化,让民族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和构建坚强的企业发展软实力,在走向全国和世界市场中,用文化的独特作用和力量,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民族企业的繁荣创新和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我国新疆和少数民族企业在当代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潞 《人民论坛》2010,(12):106-107
旅游宣传具有特殊的促销作用,能否把旅游市场做大,不仅取决于旅游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而且取决于宣传促销是否到位。通过分析河北旅游宣传促销的现状,指出了所存在的不足,认为应在加强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以整体宣传意识做好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15.
陈静波  李保林 《创造》2011,(11):62-63
在新的时代里,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蒙古语的问候语蕴含着蒙古族文化特点,一是体现了对他人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牲畜)、生存状态的关怀;二是体现了对生活在自然界所有生命的终极关怀(生和死);三是体现了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自然赋予人的心灵体验,并以各种形式慰藉人们的心灵(忌讳、赞美等)。蒙古语问候的语言形式背后体现了蒙古人对生命价值、生活的认识以及长期积累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宋伟哲 《探索与争鸣》2020,(12):181-187+201
我国社区管理规约的实践表明,目前民间规范的制定、实施、纠纷解决等环节或多或少地都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民间规范的局面。这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不利于激发民间规范的活力,降低了民间自治的能力,使民间规范处于失灵状态,加剧了社会治理难度。未来要使民间规范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让民间规范的主导权回归到民众手中。民间规范的制定主体、制定机构的人员构成、制定过程中的民众参与、示范文本的功能定位、备案审查方式、民间规范纠纷解决主体是影响民间规范主导权的重要因素。把握好这六项因素,是保障民众主导民间规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言岚 《前沿》2010,(6):140-142,150
醴陵方言谚语体现了"以农为本,崇尚农耕"的农耕文化精神,是"重义轻利,贵和尚中"的儒家文化的反映,是"强悍刚烈,倔强霸蛮"的湖湘文化精神的真实写照,鲜明体现了地方民间文化心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佟拉嘎 《前沿》2008,2(2):45-47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老课题,也有明确的答案。文化是不朽的,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涌现新的内涵。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更加明显和不可缺少的一面。民族文化特质一旦形成对民族经济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文从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以蒙古族开放性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昊 《人民论坛》2012,(2):85-87
鉴于近期出现由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引发的危机,通过对温州现实案例的分析,立足国外民间资本治理经验,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现行的经济制度,得出适用于中国的民间资本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将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危机与同为社会热点的鄂尔多斯民间信贷危机做出对比分析,以利于从中找出更多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