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少。”结果居然有几个大臣因为搬得太多,不堪重负,摔成骨折。皇帝看了记录说,这几个人不能用,贪婪而无自制.他El必因此而生变故.非朕可信之人。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个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搞后勤的能手。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有一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时说:“各位大臣可以毫不隐讳地议论一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大臣们议论纷纷。不少大臣称赞刘邦体恤百姓,善于用人,赏罚严明,所以能得天下;项羽有勇无谋,嫉贤妒能,不善于用人,所以他不能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听后说:“你们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要说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找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响,我不如萧何;要…  相似文献   

3.
在大陆居住的公民如何继承涉台的遗产?案例:湖南人李国新于1949年作为军人去台,其妻朱云与子李光留在大陆。朱云于1991年去世。  相似文献   

4.
1861年,年仅30岁的咸丰帝被迫放弃无限的金钱、美女走进生命的黄昏,临终前,他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祜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顾命大臣)。三是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代掌)。咸丰帝规定:顾命大臣拟旨后必须上盖“御赏”印章,下盖“同道堂”印章,方能生效。  相似文献   

5.
漫话年画     
漫话年画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布置室内,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我国的年画起源于雕版印刷之前。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因恶梦致病,每逢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不能入眠。有位大臣进言:派武将夜守宫门,必能驱魔。太宗听后,乃令大将军...  相似文献   

6.
有个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听完这些回答,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这时,有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极为赞赏。  相似文献   

7.
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在其历史上,大约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直贡赞普的大臣如来米开始到八世纪中叶的赞普赤松德赞的大臣聂·达赞东赛为止,前后出现了七位功绩卓著的大臣,藏文史书上称他们为“七贤王”。如来杰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藏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的时期。当时的“赞普”,即“国王”为布德贡吉,他有一名智慧过人的大臣叫如来杰。据藏文史书《贤者喜宴》记载:“‘七贤臣’之一的如来杰的功绩是:烧木为炭,又用炭火熔石找到金、银、铜、铁等金属,垦荒造田、二牛拉犁、引水修渠、建造桥梁”,他为当时社…  相似文献   

8.
张双山 《公民导刊》2007,(11):52-53
10月14日,秋雨下个不停。在江北一新建小区,记者好不容易找到正在现场指导安装节水装置的朱云程老人。 一位75岁高龄的退休工程师,不在家享福,却在四处奔走,免费为居民安装节水装置,令记者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9.
孟宪实 《现代领导》2014,(11):44-44
贞观之初的某一天,唐太宗很高兴,散朝之后请了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等几个大臣喝酒。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魏征一样,接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招安.成为贞观时代著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10.
余风 《今日浙江》2008,(9):62-62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大臣魏征向以忠谏直言著称,他在唐太宗朝任谏议大夫期间,提了无数对朝政的意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  相似文献   

11.
三 反映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 除了报道政府筹建西藏外,还报道民间对西藏的关注。第7卷第2号至第3号,登载了日本法政大学毕业生陈赞鹏的投稿《治藏条陈》(上驻藏大臣),此文可反映出不但政府关心西藏建设,民间百姓也同样关注西藏问题。该文分十一个问题。其一日收主权:“西哲之言国家者,皆以主权与土地人民并举,是盖以主权既失,则虽有土地人民,亦既名存而实亡”。并建议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收回达赖的行政权,使政教分离,让达赖成为宗教上的领袖。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心态,害怕、畏惧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小孩怕老鼠、蜈蚣、大灰狼;成年人怕毒蛇猛兽、台风地震、房倒屋塌、海难空难……每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往大火里跳,往动物园的老虎铁笼子里钻,或在台风风口上“乘凉”。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人生还有另一种畏惧,平时一般人不太注意,那就是怕违法犯罪,怕上法庭蹲监狱,怕上刑场掉脑袋!故古人有“畏法度”之说。今日重提,似仍有其警示作用。据《明史》记载:一次明太祖朱元璋与众大臣谈论人生之幸事,问身边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各抒己见,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  相似文献   

13.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中奸臣,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太宗非常重视,亲自接见上书人,向他问道:“我所使用的大臣都是经过反复考查的忠贤之士,你知道谁是奸臣?”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2)
西藏郡王颇罗鼐与驻藏大臣都身负总理藏内事务的职责,而颇罗鼐是地方贵族,受清廷任命成为西藏官员,驻藏大臣由清廷中央派遣,赴藏处理政务。探讨驻藏大臣制度设立的时间、驻藏大臣的职责与颇罗鼐的职责,对探析颇罗鼐与驻藏大臣之间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国议会质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最初是指议员就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询问或质问。1783年,英国下议院议长对下议院议员向政府提出问题要求答复的作法首次作出裁决:“任何一位议员可以认为他有权向一位大臣、  相似文献   

16.
畏法度者快活□景凯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快活,有言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后脸露不悦之色,沉默片刻,一个叫万钢的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17.
清弘治年间,太监李广是以旁门左道被宠任的,也以旁门左道而垮台。《治世余闻》卷二记云:“太监李广权倾中外,大臣多贿求之。戊午岁,建毓秀亭于万岁山上,既成后,适一小公主患痘疮,众医莫效。李广饮以符水,遂殇。”意思是:李广给出天花的小公主吃符水,小公主死掉...  相似文献   

18.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09,(7):6-6
《新民周刊》2009年3月25日保卫南海3月20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明确告诉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种状况不可能永远持续。”这是中国人的宣示:保卫南海主权,保卫我国的权益,这是我们民族的共同意志,也是我们国家应有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中文月课     
中文月课Yanzi多年以前,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都城大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他说:“出使到狗国的,从狗门进。我现在出使楚国,不该从这扇门进。楚国的礼宾官只好引导他从大门进入楚国都城。晏子见了楚王,楚王问他:“...  相似文献   

20.
晚清的端方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好、血统纯,其位也爬得高、升得快。由工部主事官至陆军部尚书、直隶总督,再任南北洋大臣——这样的从政简历本无甚可奇,奇的是他还是个“学者型领导”:在官界他是学者,在学界他是官人,人物辞典里称:“精金石学,收藏甚富,有《甸斋金石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