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调解员是指为人公正,能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法律知识和一定政策水平,经群众选举产生的,在人民调解组织内工作的成年公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的除外.对人民调解员的性质,应当给予法律定位,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7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他15年如一日为民解忧的事迹;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求,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包含着丰富的人民民主思想。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思想的逻辑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思想的落脚点是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5.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首先,人民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为“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体现了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理论来源和最大的政治。其次,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体现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最后,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态环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研究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是对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一个整体性把握。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支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同时还是对西方"人民主权论"的超越。此外,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具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现代政治生活的新气象以及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结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新时期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鲜明特色,贯穿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各个方面。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凸显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需要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完善法律法规、改革政绩评价办法、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沿着历史轨迹,论述了人民在"德治"中历史地位的演变.在传统"德治"中,主体是帝王将相,人民只是"德治"的客体.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也成为"以德治国"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法治建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文化、政治、法律手段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尤其是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进一步用法制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人民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人民生活疾苦,接受人民监督,引导人民积极进取等方面。深刻领会和认真实践邓小平的人民观对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法治建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文化、政治、法律手段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尤其是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进一步用法制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法院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人民调解制度这一东方经验因之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东方经验的续造与再创新,温岭协助调解员制度的确立,为基层司法引入民间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标本,而对于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效与尚存问题的全面检视,也成为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建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手段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尤其是现阶段中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进一步用法治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依法治国是现阶段我国基本方略之一,人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确保国家各项事务都依法进行,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重视人民力量。其具体理论表现可概括为"历史动力说"、"力量无穷说"和"人民老师说"。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在毛泽东的人民力量观中,始终存在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制约性、相信人民力量与领导人民群众、做群众的学生与当群众的先生这三对辩证统一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就是毛泽东把握这三对辩证关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渊源、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德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朱德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这位人民的好总理,之所以深得人民的爱戴,不仅在于他对人民的事业的鞠躬尽瘁,最根本的还在于他对“人民”有深切的感情和理论的探析。本文揭示了他对人民群众观的论述。人民是母亲、是靠山、是主体、是主人、是永生,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并以此作为检验我们共产党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的人民利益观进一步强化全党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他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积极探索.胡锦涛的人民利益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