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向上 《世纪风采》2008,(10):31-33
在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刘向上 《世纪桥》2008,(13):49-52
<正>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普通战士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后人的心中,曾经教育和激励了一代代年轻人。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提起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这个响亮的名字,中朝两国人民几乎无人不知。但英雄是怎样被发现的?他的壮举最初为什么没引起人们重视?还险些使英雄成为违纪战士。这里笔者了解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旧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朝鲜北部成川郡石田里守洞山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来,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民人等,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墓基,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同志。一九五三年一月二日。部队早操过后,罗盛教向河边走去。这时,河面上有四个朝鲜少年正在欢快地滑冰。一个名叫崔滢的少年,忽然失足向冰薄的地方滑去,一下子压碎冰面,跌入八尺多深的冰窟窿里;另外三个少年吓得哭叫起来。罗盛教听到哭声,抬头一看,见到有人落水了,便赶忙向那边跑去。他边跑边脱棉衣,脱得全身只剩下…  相似文献   

6.
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南道成川郡.有一个村庄叫罗盛教村,有一条河流叫罗盛教河,有一座山叫罗盛教山。也许,当地的人们有一天会忘记,那个村庄曾经叫石田里,那条河流曾经叫泥栎河,那座山曾经叫佛体洞山.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罗盛教。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07,(8):62-63
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风云激荡的革命史和战争史.又是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从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走出的雷锋、罗盛教、欧阳海等英模人物,是我军灿若星河长廊里湘籍英模的杰出代表。本期我们用连环画这种大家熟悉、喜欢的形式为我们的英雄塑像,就是为了和读者一道再次近距离地感受从军营走出的英模在那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动人事迹,更好地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8.
《党建》1997,(6)
《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目录马恒昌小组精神代代相传老英雄孟泰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马万水及其传人勇士辉煌化金星———杨根思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不倒的巍峨———“登高英雄"杨连弟事迹寻访录我凭吊罗盛教的那座土墓战旗依然火样红———特级英雄黄...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初,在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列里,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儿女,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其中就有舍身救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罗盛教1931年4月出生在新化县松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放牛、砍柴,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将自己的父亲和二叔抓去当壮丁、二叔被折磨致死的惨景。由于家境贫寒,他小学未念完就辍学在家,后被在所里镇(今吉首市)做小生意的三叔带往所里镇。在那里,他读完小学,又以优异成绩考入  相似文献   

10.
周迅 《学习导报》2013,(10):60-61
儿时,我在家乡看过的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至今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对革命家乡的眷恋,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追求理想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风云激荡的革命史和战争史,又是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从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走出的雷锋、罗盛教、欧阳海等英模人物,是我军灿若星河长廊里湘籍英模的杰出代表。本期我们用连环画这种大家熟悉、喜欢的形式为我们的英雄塑像,就是为了和读者一道再次近距离地感受从军营走出的英模在那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动人事迹,更好地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朝鲜落水少年魂断冰河,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金日成将军给予其高度评价。谁能想到,最初师机关是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的,并向各连下发了“事故通报”。因为定性上的失误,差点使这位国际主义英雄成为违纪战士……(一)1952年初,朝鲜半岛千里冰封,气候十分恶劣。我志愿军某师经过英勇作战,同兄弟部队一起粉碎敌人的“秋季攻势”后,奉命撤至成川郡及其附近地域进行整训。在这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共出动9个…  相似文献   

13.
娄底,湘中一方宝地。曾养育了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蔡和森、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者蔡畅、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红军虎将贺国中等一大批中华英才;也留下了红军长征和衡宝战役的遗迹。今天,这块革命老区,已是一块社会主义的诗园乐土。罗盛教故乡行新化,是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乡。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新化。参观了当年红军的司令部“颖川星聚”(今县总工会驻地)后,又来到了“罗盛教纪念馆”。走进纪念馆,我们仿佛置身于国际主义的课堂。这里,不仅有罗盛教塑像,而且,三个展室中的200多件(幅)实物图片等,向人们展示了罗盛教烈士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馆长告诉我们,纪念馆于1985  相似文献   

14.
罗盛教,原名罗雨成,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梓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冬,罗雨成由在湘西开小杂货店的三叔罗迭文接到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于1946年入湖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附小就读,1947年免试升入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简师14班学习,毕业后考入省立十三中高中部,并改名罗盛教。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7)
正一罗盛教1931年4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梓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罗盛教11岁时,父亲罗迭开把他送进当地的维新小学,之后又转到距家5里多的文德小学就读。14岁时,他被送去当道士。1945年冬天,在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开店铺的罗盛教的叔叔罗迭文回到家乡,把罗盛教带到乾城县所里镇,让他在自己开的店铺帮工。  相似文献   

16.
春紫 《世纪风采》2010,(10):30-3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诞生于抗美援朝岁月中曾激励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英雄战歌,以它那激越昂扬、乐观坚定、充满信心的旋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3,(3):33-33
罗盛教,汉族,湖南新化人。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有一部黑白故事片经常被全国各地电影院、电视台放映播出,它就是曾经风靡神州、家喻户晓、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电影《英雄儿女》。那么,它在由小说到电影的过程中,以及电影公映之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初任 《党建文汇》2002,(4):30-30
林彪是个沉默寡言、极不活跃的人,但他毕竟是一代名将,是红军中年轻的鹰。自古美人爱英雄,追求他的姑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红岩英烈江竹筠,革命同志称她江姐,其英雄壮举家喻户晓。她的传奇故事风靡华夏大地,她的光辉形象走入教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经典小说《红岩》,走入激励着中华儿女斗志的电影《烈火中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