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现有耕地1.27亿hm~2,人口12亿之多,人均占有耕地近0.15hm~2,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2。随着城乡经济迅速发展,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每年减少速度为33.3万hm~2左右,人均耕地值还会逐渐减少。据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初步预测,在目前的中等投入水平下,2000年以前以现有1.27亿hm~2耕地计算,只能维持13亿左右的人口生活,但我国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倒15~16亿,耕地还会减少,如果能控制在1.2亿hm~2的话,那么人均耕地最多只是0.08hm~2,如果不增加土地投入,吃饭问题就难以解决。因此,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1.耕地资源。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14.43亿亩,居世界各国的第4位,人均耕地拥有量为1.34亩,远低于世界平均5.5亩的水平。我国耕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02%,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同时,我国耕地还存在着质量差的问题。据统计,有31%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18%的耕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和沼泽化,5%的耕地沙化,合起来,我国质量较差的耕地已超过50%,这部分耕地常年亩产远低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目前,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已不容乐观:森林砍伐严重,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水土保持加速流失,生态环境污染在联合国“挂了号”。现在,我国每年出生1千万人口,而耕地却减少几百万亩,这样下去,到21世纪我们将由人均耕地1.3亩下降到1亩多,而全国有600多个县区下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事实是严峻的。怎样保护耕地,如何遏止耕地锐减和保持耕地的总量平衡?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耕地是人类从事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必须确保必备的耕地面积,实现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我国人口迅速膨胀,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一,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各项建设事业占用大量耕地,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3亩,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二,耕地质量较低。我国共有中低产田约875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  相似文献   

5.
森林能源在我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全国40%以上的森林资源都是农民炊事取暖等消耗的.以云南为例,2005年全省农村烧柴消耗的森林资源,占森林资源消耗总量的80%-90%.云南每年农村烧柴658万多吨,以每亩中幼林产薪柴4吨计算,要采伐144万多亩中幼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川的农业生产在取得了一些进步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凸现。2005年4~5月,我们就此问题对四川三台、南部、岳池、乐至、长宁、富顺、东兴、叙永等8县(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认为现状堪忧,值得高度重视。一、存在的问题1.人增地减。人增地减是四川农业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一方面,由于城市、工交等占用耕地,致使耕地数量减少,从1980年到2004年的24年间,全省减少耕地1449.8万亩,尤其是1997年至2003年的7年中,每年减少137万亩,递减比例2.34%,比全国递减速度高3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四川人地…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看,80年代是我国青年劳动力资源空前丰富、就业机会相对不足的时代。1979年与1949年相比,人口净增43375万,其中仅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出生的劳动适令青年即达到26516万人(指15岁—29岁的劳动人口),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4.6%。从1980年开始,新增劳动力又以每年2000万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巨大的人口压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大量不合理因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海康县西南端的北部湾沿海地区——海田镇,下辖18个管区,人口28456人,面积10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万亩,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海岸线长的乡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田镇委、镇政府对如何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加快经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三农"问题最深刻的根源,在于过多的农村人口与过少的农业资源之间的坚锐矛盾。我国有近14亿人口,其中一半以上是农民,农民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太少,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农民每户平均只占有8亩多耕地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把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论政府在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其他方面采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农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 ,中国农业取得较大的发展 ,中国以人均不到1.5亩耕地解决占世界近l/4人口的吃饭问题 ,丰富的食物供给和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的业已解决 ,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问题已经解决。反之 ,中国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投入不足、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民负担过重、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等,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面对中国入世后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 :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 ;放开部分农产品的市场 ;逐步消除粮食贸易的国营垄断 ;取消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等 ,将对中国农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入世对中国农业的积极影响第…  相似文献   

11.
秦汉小农家庭平均人口不足五人,两个左右劳动力,其最大的土地耕作量是一百小亩,汉初人口锐减,可供开垦的土地面积远远大于社会劳动力所能开垦的极限值,耕地不存在稀缺性,缺乏以分配耕地为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条件。汉初授田制的功能不是分配土地,而是组织农业劳动力、确定田税率、促进劳动力与耕地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 山区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这又突出地表现在专业人才奇缺、科技力量不足。就广东省紫金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除教师外)只有1586人,仅占全县61万人口的0.26%;在全县的544万亩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了八成多,达447万亩,但林科专业人才只有36人;至于其它方面的科技专业人才同样十分缺乏,低于全省按人口平均的比例数。其中:农科专业人才只有60多人,兽医专业人才只有38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助理工程师级以上的)也只不过有110多人;有的专业人才在该县仍是空白。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在中国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严重的矛盾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从这个特殊的国情出发,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并在此前提下搞好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增收途径拓宽,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明显降低。近年来,犍为县农村出现承包地粗放经营,个别地方出现弃耕撂荒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一、现状与预测 我们调查发现,犍为县在30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粗放经营和弃耕撂荒现象,其中粗放经营面积约10万亩,弃耕撂荒面积3500多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20%和0.8%。全县弃耕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高沟深、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的乡镇,如马庙乡279亩,芭沟镇221亩,以及抗旱力差的旱片死角地区,如金石井镇654亩,新民镇  相似文献   

15.
(一) 开县地处大巴山南麓,面积近4千平方公里,海拨在140m-2600m之间,人口144万,其中农村人口133.5万,农村劳动力80.1万;全县人均耕地仅0.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48.1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极少部分向县城第三产业流动外,绝大部分是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为28.5万,劳务输出挣得的收入为10亿元左右。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找出路。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加上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生产的效率成倍提高,原来需要三个人做的事,现在一人就能做完,农村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农村中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多数不能升学和就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耕地种田既不愿意做,又确实不会做。外出务工便  相似文献   

16.
李明方 《理论前沿》2003,(11):47-48
滑县位于河南省豫北平原,18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2万,耕地150多万亩,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个人均一亩多土地搞农业种植的传统农业县,如何使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艰巨任务。学习十六大精神,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走好八条经济发展的路子。(一)招商引资,建设园区,走工业强县之路。就县域经济而言,不抓工业,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财源;不抓工业,就不可能推动城镇化;不抓工业,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  相似文献   

17.
我省经过10年土地开发整理建设,中央、省级和市县级投资的财政资金将近20亿元,整理土地项目已经有90万亩的规模,相当于全省基本农田面积的10%。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经是我省落实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不要让农民失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素峰 《理论前沿》2004,(12):42-42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的生产资料。这一点许多人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或是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政绩故意对此视而不见,导致我国的可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资料显示,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我国耕地就从1996年的19.51亿亩下降到2003年底18.51亿亩,净减少了上亿亩,特别是在减少的耕地中有些还是有灌溉设备的优质良田。大量征占耕地,已影响到农民生计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从一项对全国2942个失地农户的调查中发现,其中46%的生活水平下降;这些失地农户共有7187个劳动力,安置就业的只占2.7%,被迫闲赋在…  相似文献   

19.
五通桥区位于四川省西南,是乐山市辖县级区。有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辖12个镇(乡)154个村,人均占有耕地0.85亩,属城郊型农业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针对土地承包后一家一户难以发展区域规模经济、难以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实际,把扶持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现状与运作模式 目前,全区有各类农村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20.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30万以下的28个人口较少世居民族之一。全国德昂族有2万多人,云南占98%左右,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和临沧市。其中,德宏州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的70%多,2018年有德昂族人口15560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经济社会先后实现两次跨越发展,第一次跨越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