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刚 《思想工作》2006,(5):30-30
由于传媒产品所蕴含着的巨大文化功能,许多国家都在考虑以立法的形式来限制迅速泛滥的美国流行文化的入侵,以保护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捍卫本国的文化主权,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法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以法国为代表的单一型民族国家,拥有比较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于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和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因此政府总是不遗余力地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积极介入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立法保持本国的传媒产业。法国传媒业的管理机构——视听最高委员会规定,在所有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体制、文化政策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欧盟国家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上都奉行文化多样性原则,主张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在本国文化建设上,中国与欧盟国家都鼓励竞争,同时强调国家对文化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注重扶持和资助文化产业;对本国文化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等方面,也有许多相近的做法。由于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不同,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建设旨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并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因此,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领域更广、也更深刻。  相似文献   

3.
朴美玉 《人民论坛》2012,(23):236-238
来华留学教育是国际交流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和各种身份的中国人都是语言环境建设的参与者,他们选择的交流方式是在各种教育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从来华留学教育的实践视角看,中国的国际语言环境始终具有本国语言与文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加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法律保护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术麟 《前沿》2004,(4):155-159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精神纽带 ;依法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自身特征要求其必须纳入法律来保护。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无形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加快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李河 《长白学刊》2014,(5):120-123
《文化多样性公约》是以法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二集团与美国在文化政策方面进行博弈的成果,是法国等国将其文化诉求转化为国际文化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公约》设立的"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其主旨是按照"地域均衡原则"资助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项目。但从四年来的项目评审结果来看,获得资助的项目多半来自与法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这表明,《公约》评审背后不乏国际政治运作的因素。中国需要认真评估"文化多样性"观念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后果,从国情出发,构建一个明确的、态度积极的对外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罗争玉 《湖湘论坛》2003,16(5):85-85,91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作过统计 ,共有 180多种 ,许多文化学者和管理学者对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定义。综合来看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广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 ;一类是狭义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笔者认为 ,企业文化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与企业物质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密切相关的企业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属于意识范畴 ;从形式上看与企业物质系统相对应 ;从内容上看反映企业行为 ,是企业现实运行过…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群众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与文化,对其进行传承的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制定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语言实践的人文文化论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本质,也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从人文文化论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的本质,分析了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了基于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制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自觉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从一定的文化理想出发对现实文化实践的理性认识和全方位审视,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反思和对新文化的主动建构。从这一价值诉求来看,对于社会发展及社会生活的自觉、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和对于个体文化认同的自觉(主体自我意识)构成了文化自觉的三重基本意蕴。  相似文献   

9.
运用辩证分析法来进行文化研究,必须以科学文化观为指导,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只有对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外国文化进行辩证的、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才能科学认识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规律,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0.
郭可珂 《新东方》2024,(1):64-69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意蕴,从价值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取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实践特征,是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从历史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主动精神的来源,更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主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主体性层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觉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赵壮道 《人民论坛》2013,(11):183-185
从宏观文化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市场经济文化而形成的;从文化基因层面看,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念,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文章从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角度,提出用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来保护中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2.
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历程,分析"平民文化"话语权在当代视野下,其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上等方面的多元化,从制度、组织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来保障"平民文化"话语权的通畅。积极反映群众生活与实践,反映群众诉求,是我们文化建设真正包含人民群众自主选择和实践智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明确了“深挖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进一步维护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促进黄河文化的创新应用与传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内容。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升黄河文化国内国际影响力都离不开符合新时代话语体系和受众偏好的传播路径建构。因此从分析数字时代的传播新趋势和黄河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从受众习惯变化、数字技术发展、话语体系建构、国际交流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创新路径,可以为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路径、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诉求的根本要义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生根、发芽和结果,不断培育出新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诉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融合创新.此外,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诉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高智  罗天望 《今日海南》2012,(10):32-33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分析海南有汉、黎、苗、回等54个民族,创造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保护项目有25项,省级保护项目80项,涉及戏曲、乐舞、竞技、美术、服饰、节庆等多种门类。这些文化形式,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海南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南目前已挖掘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上看,其种类较齐全,传统舞蹈、音乐以及传统技艺、民俗占比重居多,其他种类像传统医学、民间传说、民间文学等占比重相对较少,有待发掘。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6.
漆玲 《湖湘论坛》2009,22(1):61-63
文化生产力作为许多规定的综合意味着必须从多视角去看待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文化生产力是专属于人的观念能力;从内涵看,文化生产力是创造力、竞争力和持续力的统一;从实质看,文化生产力是观念形态的人的本质力量。而在与物质生产力的对应关系中,文化生产力从性质与形式两方面表现出主观性特征。但是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决定作用,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同构,从而使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法国是最早有意识保护本土文化安全的国家之一,并将发展文化作为提升大国地位的手段。近年来,新兴国家崛起,在文化的投资加大,法国遭受经济危机,受美国文化的排挤等,法国文化遭受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但在国际舞台上仍占据着重要位置,可给中国等大力发展本国文化的新兴国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要素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要素。评价文化要素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消极成分,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整合、重建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9.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政党实践中根据不同时代的实践背景而建设的党内有机政治文化系统.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政治实践表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治本之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不同于一般的党的建设价值诉求,它对党的建设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和全面化提出了更高的求...  相似文献   

20.
世界有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宽松环境下的积极扶持美国推动文化发展从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但政府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文化扶持政策,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重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