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 《前沿》2010,(3):198-200
《斗争》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是党指导苏区斗争的综合性刊物。它和《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一起,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出版发行的四大红色报刊。《斗争》中记录了一系列中央苏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当年中央局对于此类重大事件的政策方针,也对今天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苗族古歌《枫木歌》的人类起源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古歌》不仅有很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它把史学、文学、哲学及社会思想融为一体,在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宝库中不失为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仅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了整理发掘。今天,当我们从社会思想的角度对它进行发掘时,终于发现了它那熠熠发光的宝石核心。这里,我愿以滴水之微,对流传在贵州清水江雷公山地区《苗族古歌·枫木歌》(以下简称《歌》)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所表现的朴素、原始见解,作些不成熟的探索,恳望能得到识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青年诗歌运动,始于1979年北京民间诗刊《今天》的创办,以及有关的一批青年诗人的艺术活动.它经过"朦胧诗讨论"(1980年)和"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1986年)两次高潮,到1989年已跌入低谷.考察其10年的历程,不难看出当代青年诗歌运动自身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4.
A.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青年、理解青年、教化青年乃至研究青年,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说,这与中国前几年兴起的"文化热"有关.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即"文化热"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更主要的是青年本身确属一种文化的存在,各种青年现象既有它得以产生的文化缘由,也有它寻求发展的文化旨归.B.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伴生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生俱来并协调发展.而"只要作为一段生命历程的'青年'一出现,就可能出现一种青年文化"(〔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中译本第53页).青年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次生层面,因而它的产生和后来的发展,也将遵从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青年文化发  相似文献   

5.
意在用理论思维推进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我国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的研究青年和青年问题的学术刊物——《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付梓问世了.其问世意在用理论思维指导实践、推进改革,尤其是推进团的体制改革,使青年工作更具有鲜明自觉的理论导向.愿它以理性的探索驰骋于广袤的科学领域,以深刻的笔触耕耘于有待开发的青年园地.切盼《中国青年研究》成功,不负众望.以上所言实属真挚祝愿.但,我不满足于写应景文章,很想借此发挥,杂谈一点青年研究的A、B、C……  相似文献   

6.
《青年工作论坛》是山东省团校主办的山东省第一家青年问题学术理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倾听时代的呼声,努力把握青年的脉搏,坚持以改革、探索、创新、求实、社会效益为准则,研究青年和青年工作中普遍关心、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呐喊"是《青年工作论坛》的方向.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提倡争鸣,支持探索,是《青年工作论坛》追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田杰 《青年探索》2016,(2):13-22
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是对青年存在的终极追问和探寻,可能与某些所谓的"本质"或"规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的人性、天性或人类性问题的深刻洞察与理解。它首先诉诸青年,提升青年的"心智品质"和"社会学的想像力",将青年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论题"。从青年"人本身"亦即青年的天性和自然出发,以历史为主轴,关注"人的意象""人性的一般观点"和人的"历史的形象"。青年的生命现象和"人的自然",需要历史的理解和解读。青年,处于生命运动与社会运动的交错点上,正是在这一交错运动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命形式,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多样性。青年学特别需要一种关于青年、社会与历史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要探索青年的现在和未来,当然也要探索青年的过去。研究青年运动的历史不仅可以使今天的青年工作者学到老一辈的工作经验,而且能从他们的革命精神中吸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十分感谢老青运工作者、中共广州市委常委黄崧华同志为我们提供资料。希望有关同志来稿来信,和我们一起搞好青运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学术信息     
中国青年研究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第四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由原订的今年6月延至今年12月上旬在重庆市举行.研讨会的内容除原定的"90年代青年和青年工作展望"外,将重点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讨.与会者正就此内容撰写论文,会后将从提交的论文中择优编辑出版《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文集》(民)《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部和中国青年政治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  相似文献   

11.
青年马克思被包裹在巨大的德国意识形态的襁褓中,经过从宗教批判到哲学批判的批判,直至对批判的批判完成批判,青年马克思成功地摆脱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束缚,创立了历史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体论批判的前提,青年马克思必须完成方法论的批判,即从黑格尔的思辨的神秘的方法中解放出来。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青年马克思经历了一个方法论上渐进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金延铭 《春秋》2009,(2):14-16
1935年,烟台发生了警察枪杀女学生的“徐明娥事件”,由此引发了烟台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学生运动。这一事件在烟台的史籍文献上记载不多,一些当年组织和参与这场学生运动的老同志留下的回忆文字也不多。这一事件发生时,正好被路过烟台的《大公报》青年记者范长江碰上,他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采访,在《大公报》发表了《烟台警察枪杀女生案》的通讯报道。这是一篇我们今天了解“徐明娥事件”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一事件引发的学生运动,推动了胶东地区抗日斗争革命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术卡片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历史新意石汶同志在《"永恒主题"的历史新意》一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就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工人阶级其他部分的结合.过去是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意义上的"结合",今天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意义上的"结合".今天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参与.知识分子接受改造是必要的,但同时更加重了知识分子运用科学知识的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分量和责任.在今天的"结合"中,知识分子接受"教育"也没有错误,但同时更鼓励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发挥作用,参与决策.今天不仅提倡知识分子同工  相似文献   

14.
张洁继《无字》获矛盾文学奖之后,以较新的姿态创作了长篇小说《知在》。一向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方面的变化值得探究。从《无字》到《知在》,张洁依然以女性视角为中心,创作轨迹却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历史纵深性向历史广阔性的转变,从政治批判性向文化包容性的转变,从逻辑必然性向历史偶然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三天     
在《青年科学》上,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一去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也会过去;明天即将来临,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充分说明了时间之宝贵,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高效率的今天,更需要抓紧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存在是用时间计算的,确切地说,是用你为人民工作的时间计算的。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过“3万天学习论”。他假定一个人活81岁,那么拥有的时间也仅有3万天。如果再去掉生  相似文献   

16.
晋言 《中国残疾人》2014,(11):42-42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跨越时空的回忆,不可复制和再造。她给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压舱石"。在新中国65周年华诞前夕,《永远珍藏的记忆》一书付梓了,作者是19位老同志。在十几万书稿的字里行间,抚今追昔,拳拳之心,读后让人心情难以平静,感触良多。如果从1988年算起,地方从残疾人工作岗位退下来的同志已有近三万人了。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6)
<正>7月的黑龙江清凉宜人,"冰城"哈尔滨则迎来了台湾岛内30余所高校的近百余名学子,由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台胞学子2017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在这里拉开序幕。7天的时间,通过名家讲学、现场研讨、问答互动、晚间座谈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们了解台湾历史脉络,认清台湾历史课纲的谬误及其危害,在对历史的探讨中溯源台湾根脚,了解真实历史。今年的闭营式上还举行了"昨天今天明天"微视频作品大赛,共征集作品60多部,评出优秀作品30部,鼓励作品30部。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今年已是第二次参与  相似文献   

18.
圆中国梦     
《台声》2017,(19)
<正>654.我从小生长在台湾这个美丽的宝岛上,在往来中国大陆、台湾过程中,使自己深刻体验到两岸情怀是多么的让人感动。愿两岸的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拼搏。——杨兹台湾高雄"90后"女孩655.一开始看到中国梦这个主题,脑中不知怎么的,突然浮现台湾电影《逗阵儿》中的某些画面,台湾独有的眷村文化天然地相互融合,毋庸置疑。——胡友忠安医大台籍学生  相似文献   

19.
《青年学报》一直想搞一个学术沙龙,对一些青年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这次《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给了我们组稿的任务,正好是一个契机.我想今天的论题还是基础一点好,就定为:当代青年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我感到青年研究存在着两种不足取的模式:一种是经院哲学的思辩模式;另一种是凭感觉、凭日常意识表面描述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对于青年研究是不利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它说明,我们的青年研究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发刊词     
《青年探索》与读者见面了。与其他青年刊物不同,它是一份学术性的杂志;又与一般学术杂志不同,它是一份专门研究青年的刊物。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未来是属于青年的。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关注可以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青年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青年在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