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02,(2)
今年4月24日,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谭震林同志百年诞辰。谭震林的故乡攸县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谭震林诞生于湖南攸县。1926年,谭震林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出攸县这块湘东热土,投身革命即为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谭震林为发展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为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尤其是他的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民族的瑰宝,更是故乡人民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谭震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中与毛泽东交往甚密。 谭震林12岁便进了工厂当学徒,他在工厂的13个年头中,饱尝了资本家的压迫、剥削和凌辱。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渐渐有了阶级觉悟。1926年10月,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中国革命建功立业的漫漫征程。1927年1月,他被推选为湖南攸县总工会宣传干事,不久增选为攸县地执委宣传委员。这年11月27日,在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帮助下,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被推选为主席。  相似文献   

3.
4月12日,在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谭震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繁昌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委小礼堂隆重举行纪念谭震林百年诞辰座谈会,深切缅怀这位曾两次战斗在繁昌的革命伟人,大力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 省、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朱农、陈硕峰、凌云、汪平慕、陈希、卢前玉、金庭柏、  相似文献   

4.
在危急关头,谭震林想的是毛泽东的安危1929年2月1日,谭震林随红四军主力部队来到江西南部寻邬县吉潭乡圳下村宿营。自从下井冈山后,前委分工谭震林担任工农革命运动委员会主任,负责地方群众工作和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养成了习惯:每逢部队离开驻地前,  相似文献   

5.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入党。1927年11月担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主席,1928年10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被指定为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谭震林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导致了他在古田会议前后与毛泽东共沉浮。 一、古田会议之前  相似文献   

6.
正谭震林,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攸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在茶陵县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的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1928年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他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他积极组建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武装力量。1933年,王明路线错误地进行所谓反"罗明路  相似文献   

7.
郝维民 《实践》2006,(8):31-33
乌兰夫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以后,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认识内蒙古革命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结合内蒙古的实际,领会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的民族问题理论和党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方  相似文献   

8.
冷溶 《党的文献》2012,(5):23-26
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党中央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问。  相似文献   

9.
谭震林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革命家,在1967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带头“大闹怀仁堂”,同“中央文革”一伙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的主将。江青和“中央文革”为了彻底打倒谭震林,用尽一切卑劣手段,诬蔑他是叛徒。面对康生、江青之流的诬陷,身处逆境的谭震林仍然坚定立场,大义凛然,同他们展开针锋相对的抗争。林彪事件爆发后,毛泽东对“文革”以来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亲自抓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明确表示要给谭震林平反和恢复名誉。但在“四人帮”把持下,对谭震林的诬陷不实之词,并未从组织上正式平反昭雪。直到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谭震林才彻底平反。在党的十一大上,谭震林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如何看待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理论问题上,他坚定地站在了邓小平同志的一边,投入了这场大讨论。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一样,不是教条,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又用来指导实践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运筹帷幄,亲自指挥三大战 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打垮了国民党蒋介 石的八百万军队。新中国的曙光从东方冉冉升起。党中央将要向京城转移了。 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 这时,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及时而严肃地向身边的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进城以后干什么?他谆谆告诫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要教育战士,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北平已…  相似文献   

11.
古大存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长期坚持艰苦的革命斗争,对革命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古大存的革命业绩,在东江一带广为传颂,是有口皆碑的老一辈革命家,被尊称“古老”。我对古老的传奇革命经历怀有敬仰之情。他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他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忠言直谏,光明磊落,鄙视谄媚屈从。正如毛泽东同志所称道的是“带刺的红玫瑰”。古老  相似文献   

12.
单宏均 《湘潮》2015,(3):305-307
蔡和森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同志曾说:"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蔡和森同志高尚的革命情操、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中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9,(8)
<正>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一件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还是向北走。这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事情,但在毛泽东同志看来是件大事,即革命队伍的前进方向比吃饭睡觉更重要。毛泽东同志就此曾明确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导向,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革命不失败的。"革命的方向就是政治方向,无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革命者,政治方向必须正确,如果政治方向出现错误,那就彻底错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史上,谭震林同志——是中国第一位苏维埃政府主席。对此,许多人都不是十分清楚。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在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部撤出攻打长沙的战斗,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然后,引兵井冈,于10月上旬进驻茅坪,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热烈响应党中央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号召,踊跃投入创作实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五十五周年的纪念日。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祝词》和江泽民同志在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这部光辉的文献,更深地感到它深邃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清新切实的现实意义。我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讲话》是指引我国文艺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催生革命文艺的优秀作品的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统战工作的模范刘澜波同志,无论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还是在抗日战争中积极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在解放战争中创建辽东根据地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刘澜波同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表现出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精神和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无私无畏、爱憎分明、联系群众、团结同志的优秀品质对新时代我们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要使这一事业代代相传、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必须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这既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能否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一、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全党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毛泽东同志以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缅怀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民领袖和革命导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坚持和发展他的科学思想。现在,可以告慰于毛泽东同志在天之灵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理论创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些成果,百倍珍视,大力弘扬,使之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出了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评价他的老师徐特立同志时,用了三个"第一",即: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并号召全党同志向他学习.的确,徐特立同志作为一位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革命前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了中国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廉洁奉公的可贵精神和传统美德,用他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写就了他独特的"道德文章",成了千秋万代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回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所起的作用,倍加感到毛泽东同志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不愧是我们党、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取得的,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的掌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