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农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大源泉,拥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群体。但是,农民群体社会地位的底层性、农民群体的知识贫困性、农民群体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农村党支部和农民党员的贫血化、农村干部表率作用的负面性、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断层性等现实境遇,影响了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因此,对这些因素必须进行深入分析,为寻找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农民是最具大众意义的群体。农村现存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扎根于中国农村的土壤中。基于此,本文从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入手,探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可能性,进而为其提供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谭德宇 《学习论坛》2006,22(12):64-67
没有正确的农民观,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不好。而能否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民革命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连仁 《理论学刊》2003,2(6):16-18
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革命论 ,长期以来人们看法不一。本文把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 ,毛泽东提出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动力、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等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文化传统与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课题。大革命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经过认真探索才找到农民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载体,并细致分析了农民传统的革命性与保守性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影响,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文化相结合的结合点,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中国农民造反精神的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文章主要探讨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教育农民;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灌输;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判断完全符合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逻辑,也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逻辑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近现代救亡与启  相似文献   

8.
张雅光 《党史文苑》2011,(18):48-50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以农民作为重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考虑农民的需要与接受水平,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8)
农民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严重的阻碍性。破解农民文化传统,就是把农民阶级革命的反抗意识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耦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历史动力;成功解决农民利益诉求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找到现实路径;把农民传统文化演进的社会理想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大农民进行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以农民问题为出发点 ,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原则 ,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根植于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土壤之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和基础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第一 ,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传统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层面。1920-4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村社会传播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农村的革命活动既要破坏宗族组织以发动农民,同时在短时期内又不可能完全摧毁根深蒂固的宗族组织,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宗族组织来开展农民运动。士绅以其所特有的乡土权威在地方公共事务中发挥着法定权力所不可替代的作用,1920年代之初在农民中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必须争取得到进步士绅的同情、默许或支持,在他们所能容忍的限度内从事革命活动,这样可能减少革命初期的阻力;同时还必须结合农民的心理特点、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从事新思想的传播。农民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要对象,中国共产党与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运动不仅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还要提高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通过农村调查活动,毛泽东积极推进土地政策向农民实际利益的转化,激励民众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推动在中国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毛泽东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建军,探索和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时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内容引介到中国,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该群体成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不尽相同,而群体自身的一些特征则引发了宣传中显见的随意性、难以深入性及未能摆脱日本消极影响等局限性,由此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都是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关注农民问题,有63处特别提到"农民"。可见,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考察中国农民问题,这对于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中国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从而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体性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也不断地由同质性群体转变为差异性群体,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探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勇敢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人、财、土地支撑,维护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导致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公平对待。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民地位,要通过城市化让部分农民合理转移出去,积极改造农民群体的局限性,提高农民社会经济地位,让农民自主参与农村各项建设,彰显农民主体意识与地位,唤起农民的自信自觉,让农民农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身份和令人向往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理论建构、理论诠释、理论运用与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人的作用,特别是领袖群体、知识精英、人民大众的作用.限于篇幅,这里只就领袖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行初略探讨,其他主体另文再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亿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通过对合作制经济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一直到现在,这场变革还在深入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