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于是,一批以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了。这些非政府组织活跃在环保领域并给国际环境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关系,实际上在国际法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地位。20世纪末期以来,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环保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引人注目,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和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洁菡 《法学评论》2007,25(3):59-63
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国际化、高标准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标准的制定、区域协调和南北利益平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或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文件的制定、参与人权监督、开展人权教育等方面,由此产生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地位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应该切实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方面作用的发挥,并尽快制定一部关于非政府组织地位的国际公约,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从而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饶戈平 《中国法学》2001,(6):126-136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同全球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其标志即为国际组织的繁衍并活跃于国际事务的所有方面。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作为性质不同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国际组织法由规范、调整政府间国际组织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组成,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研究国际组织的机构法、程序法及其法律秩序。对国家而言,国际组织是一种现实的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应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赞 《北方法学》2011,5(3):115-125
国际组织豁免的理论依据是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有关该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国际组织豁免与国家豁免和外交豁免的理论依据各异。职能必要理论是国际组织享有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国际组织豁免存在的其他理由是对职能必要理论的补充。明确国际组织豁免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国内法院在裁决涉及国际组织豁免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作出正确的法律推理,在国际法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国际法上三种豁免制度的理论依据作出清晰界定。  相似文献   

6.
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权问题的敏感性,人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受到主权国家的诸多限制。目前,它们对国际人权的保护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参与。这种非正式的参与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公正性问题、提供信息的可信性问题以及独立性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只有通过人权非政府组织、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共同参与,多元立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并在多元结构的全球社会更好地实现对国际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唐淙 《法制与社会》2011,(1):241-242
目前军队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课程的教材(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没有单设“国际组织”这一章节。但是,考虑到国际组织在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当代”课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目的,单设“国际组织”章节确实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建议“当代”课程教学中应系统介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8.
《中外法学》1984,(4):81
<正> 该书是梁西教授在北大及武大多年从事教学、科研与翻译工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五编,二十多万字。第一编论述国际组织的原理、沿革、法律地位及发展趋势。第二、三编,联系实践说明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及活动程序,并对国际争端、新国际经济秩序、联合国部队、国际会议与表决制度、非殖民化等重大国际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立法与实践都表明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法律人格,尽管这种人格是派生的、具有特殊性。同时,国际组织在一国国内也具有国内法律人格,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就我国的实践而言,我国参加了多个国际组织,一些国家组织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了总部,但是对于这些国际组织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迫切需要在立法和实践中完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海洋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合作,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载体的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为“主管国际组织”设置了特殊地位和多重角色。主管国际组织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导者。主管国际组织海洋科学研究多元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与海洋科学研究“公共性”与主管国际组织“功能主义”相互呼应的特点,以及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提供的支撑密不可分。主管国际组织海洋科学研究多元发展对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明晰“海洋科学研究”的概念,厘清《公约》海洋科学研究相关规定的适用关系,通过一般准则和方针进一步发展海洋科学研究规则体系;这种发展也带来了规则体系和治理机制的碎片化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地呈愈演愈烈之势,已严重威胁到各国的安全。本文首先谈及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种种认识,接着分析了当前恐怖主义及其组织的发展现状,最后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防治和消除恐怖主义这一国际毒瘤。本文认为国际社会要有效地防治恐怖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在联合国领导下的国际反恐怖主义大联盟;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世界大国不得采用双重标准;更多地用非军事手段来对待恐怖主义,以达到治本之效;增强国家抗恐怖主义能力;国际社会应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主要是消除贫困和愚昧,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2.
尽管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国际法主体地位尚未得到认可,且其自治性可能受到内国政府的影响,使得其行为及其效果受到了诸多的制约,从而又牵制了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在处理国际人权非政府在华实践的问题上,既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一)数目惊人、无所不在的国际组织 现代意义的国际组织起源于上个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欧洲。以持续百年的欧洲协调为代表的会议制度,以功能主义为特点的国际行政联盟,为国际组织的诞生从技术上和组织结构上准备了条件,不过整个19世纪尚不具备现代国际组织大规模发展的时代特征: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过于狭小,多边主义也未能进入国家间交往的主流行列,大国外交与国际会议仍然是那个时代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真正为国际组织的兴起提供肥沃土壤的还是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后半个世纪。新兴独立国家的激增,科学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组织对国际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组织自诞生以来,无论在国际政治关系中还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内,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与者,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法的实践.国际组织的数量、规模、类型在二战后都大量增加,并且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组织的发展使国际法的主体范围扩大,对国际法的编纂、发展和实施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国际组织的发展壮大,国际组织的决议对国际法的影响,国际组织能否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以及国际组织对解决国际争端的影响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恐怖组织犯罪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日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本文在概述了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怖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其刑事立法之后,研究了我国刑法关于反恐怖组织犯罪的规定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组织的缔约权是国际组织对外行为能力的最突出表现 ,但关于国际组织缔约权问题在理论界尚存在较大争论 ,本文拟对国际组织缔约权的法律依据、范围及其发展趋势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主要探索国际体系转型,即"两极"向"一超多强"格局的转变对国际组织通常行使的跨国职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当前国际体系结构下国际组织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重要主体,应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承担国际责任。这也是维护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的内在要求。继二读通过《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草案)》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已经开始研究起草了《国际组织的责任(草案)》。鉴于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应地,两套草案有相似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为了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涉及中国的国际组织责任纠纷,我们应当重视对国际组织的责任规则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学说的发展历史值得借鉴,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整个国际社会的国际私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国际私法未来发展,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学,制定颁布中国的国际私法法典,使二十一世纪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组织所缔结的条约与成员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组织所缔结的条约与国际组织成员国的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涉及成员国是否单纯为条约第三方 ,以及国际组织本身的人格性质对成员国地位的影响。在当前 ,根据国际组织的不同法律人格 ,成员国对国际组织所缔结的条约负有不同义务 ,因而不能单纯地当作条约第三方或当事方来看待。由于种种原因 ,1 986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此问题予以“搁置” ,反映了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仍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