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权力观是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重要论述,从权力主体、权力价值、权力行使、权力制约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权力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和机关按照"坚持好的、修订旧的、建立新的"的原则,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努力将权力运行和工作运作置于制度的轨道上。打造权力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自己权力的约束,另一方面要依法监督和制  相似文献   

3.
彭安玉 《群众》2014,(1):54-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通过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制度保障,让权力接受人民群众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4,(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通过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制度保障,让权力接受人民群众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一、权力运行的特点强烈要求来自于人民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若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势必会走向滥用和腐化。这是由权力运行的以下特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处长白茫茫撰文说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其一 ,要加强立法和健全党规 ,用立法形式树立权力制约的规则 ,并使其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逐步实现权力制约的制度化、法治化。其二 ,要把权力制约的重点放在权力集中的部门及其官员上。即掌握国家行政管理职权、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及其中掌实权的人。其三 ,要进一步加强专门监督机关的建设。从党内来说 ,要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 ,进一步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建设成为在党内有权威的监督机关 ,并且要…  相似文献   

6.
学术前沿     
<正>权力清单制度: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李强在《求是》(2014年第4期)撰文指出,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根本的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开展政府部门职责清理。一是全面清权。要对照法律法规及"三定"方案梳理各部门及内设机构主要职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如何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尤其是把支配资本的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诊治"诚信缺失症",需要综合治党、德治、综治、长治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提出"百善信为先",不仅是要在全社会道德建设中把诚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是要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借助和依靠法  相似文献   

8.
权力监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理论月刊》2005,3(2):30-32
加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把公共权力置于民主和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之下,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个人把人民给的权力当作自己的本领,那么这个人迟早是要出事的。有了一点权力,就沾沾自喜,可不是好兆头。  相似文献   

10.
郑文飞 《湖湘论坛》2003,16(6):48-48,56
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那么 ,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干部权力监督呢 ?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要从构筑三大防线入手 :1.着力机制 ,构筑机制防线。监督机制建设至关重要 ,它是监督体系中的硬件工程 ,是积极推进权力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根本途径。当前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着力任用源头 ,改革和完善干部任用机制。这方面的要旨就是要努力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理解,其实质就是加强权力监督。从狭义上说,权力监督并不同于监督权力。监督权力路径有多种,比如舆论监督、法律监督、公众监督等,但最根本路径是权力监督。这一思想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提到美国立宪时期的名著——《联邦党人文集》,该书第48篇指出,"权力具有一种侵犯性质,应该通过给它规定  相似文献   

12.
当官要当好官,许多领导同志这么想,许多群众也这么盼。但也有人觉得,面对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要当好官不容易。那么,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怎样才能做一个受群众拥戴的好官?柴宝国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总结柴宝国的事迹,我们发现,要做一个受群众拥戴的好官,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坚持权为民用,正确看待权力,切实把群众利益作为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权力来自于群众,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胡锦涛也指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信任的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权力在民的国家体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本源。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权力的运用,都要始终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受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人大工作的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  相似文献   

16.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3,(2):62-6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总书记的讲话如金石之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  相似文献   

17.
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云虎 《人权》2006,(6):18-20
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为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  相似文献   

18.
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行依法行政的要求。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应明确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做到权责一体,并针对清单中的具体权力来界定相对应的责任;针对政府部门职责定责任。这样,才能使权责清单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海明 《桂海论丛》2003,19(5):15-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关键的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主、高效、科学、廉洁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环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0.
袁浩 《今日海南》2011,(8):29-29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正确会为民造福,功惠社会;用得不正确,就会剑毁人亡,危害社会。所以,领导干部在使用手中权力的时候,一定要多思量,慎决定,多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