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都逐渐察觉并承认国家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并在"守中治边"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间接被动和积极主动的治边思想。在维护陆地边疆政治安全的实践中,设置了专门的中央机构、独特的边疆政权,并且开创了军民戍边的传统。治理主体的健全、治理过程的互动和治理环境的稳固影响着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于浩 《中国人大》2014,(19):39-40
"为了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现行国家安全法修订为反间谍法。"8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在作关于修订国家安全法的说明时说。"追本溯源"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部在1983年成立,随后即着手研究国家安全工作的立法问题,成立国家安全法起草小组。小组在调查研究、论证、修改、  相似文献   

3.
正疫情没有国界,在国际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我国长约2.2万公里并与14个国家接壤的陆地边境是重点和难点。在取胜国内抗击新冠疫情并转向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过程中,边疆地区取得了抗疫斗争的显著成果。但陆地边境的疫情防控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的全国各地共性问题与陆地边境特殊性问题存在矛盾。如全国各县(区)疾控机构人员编制,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国家制定法的有效补充,能够弥补国家制定法供给不足的情况,也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社会规则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期,通过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互补融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制定法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法律实践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习惯法中一些优秀的做法,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习惯与风俗,从而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安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概念的构成可分为八个方面。安全可以分为四类,并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945年以来,国际安全理论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变化三个阶段。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依据一方面来自对危害安全的情况的预测,另一方面来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再一方面来自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国家安全管理体制是各国维护安全、预防犯罪、因应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施安全战略的过程中,要制定综合配套的预警、反应、干预、处置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期法眼     
《人大论坛》2011,(8):27-27
人大建议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6月29日上午分组审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就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不断加强食品安令工作提出建议,如进一步提高对食肋安全藿要性的认识,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加大埘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制定出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和认定标准;强化食品生产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深刻冲击,我们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的技术安全,促进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限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各种国家安全观中,有三个不容忽视的盲点:忽略国民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和根本目的性;对广泛吸纳外部合理因素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谈到保障国家安全时,经常忽视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远作用,看轻各种看不见的"软条件"所具有的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保障功能".我们需要确立以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为基础的"系统安全观",并以系统安全观为指导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确立系统的国家安全机制,开展系统化的国家安全工作,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刑事习惯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壮族历史法律文化的长河中,壮族刑事习惯法是壮族习惯法的重要内容,曾经是国家刑事制定法的重要补充。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壮族聚居区,壮族刑事习惯法长期以来是调控、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习惯法,其财产刑的广泛适用,寻求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结合,在今天仍然对处理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语政策的国家安全目标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政策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美国长期重视从国家安全维度制定外语政策,9·11事件之后更是突出,这给我国颇多启示。美国的经验教训说明,我国在制定外语政策时也应该从国防、外交与国际交往、对外经济贸易、对外司法和国内社会公共安全这五个层面考虑外语政策的国家安全维度。  相似文献   

11.
马俊林 《思想战线》2008,34(2):30-33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面临构建现代国家"边界"的历史任务.由于清王朝的国家观念和国界观念其时并没有实现向民族国家的转化,西方国家主导的民族国家话语体系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近代早期中国构建现代"边界"的历史语境和情势,这在早期中缅界务问题中有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肯直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一法曲规定”长效机制工作座谈会。在听取了各部门工作汇报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店世礼指出,要从捍卫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理解和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1):28-29
200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工作,是当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渗透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特有的方式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这些习惯法有许多和国家制定法存在一定的冲突,但又有着国家制定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原则与措施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设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以下简称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三峡枢纽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安全法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说,但二者皆是就狭义的国家安全概念而言,使得国家安全法的视野以及研究领域非常有限.本文尝试在广义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界定国家安全法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构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框架,进而结合我国现行立法,梳理、展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全貌,揭示这一体系包含的所有法律规范的内在联系,使之与理论上对国家安全认识的重大突破相适应,同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法律依据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制定国际战略,维护国家安全,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制定国际战略,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必须重视内部环境建设,重视周边小环境的安全。要恰如其分地估计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要参与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要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增强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有效地防范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我国的周边关系和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的周边关系和安全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对外部关系的自我认定,自我定位,在对外关系中和国家的安全决策中是很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全地方性立法,是指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立法意旨,或不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立法意旨,但部分条款又涉及国家安全的地方性立法,其兼有具体化上位法的实施功能、调和不同属性权力的协调功能,以及对上位法尚未规定事项进行探索立法的功能.我国国家安全地方性立法存在上位法废止后相应地方性立法未能及时更新、国家层面新法颁布后地方性立法未能及时跟进、地方政府规章越权规定国家安全事项或不当增设公民义务等问题,应通过集中开展"立改废释"工作、完善立法供求机制、建立立法评估机制等举措,开拓国家安全地方性未来发展的"理论—实践"双向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