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石家庄市桥东区紧紧围绕周本顺书记提出的"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这一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在"好办事"中让群众看到服务环境的优化,在"办好事"中锤炼党员干部的作风,调动了群众支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树正气新风,使"好办事、办好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解决的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高高在上、手  相似文献   

2.
去年,湟中县在总寨等4个乡镇推行了乡镇政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把服务职责、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结果和办事纪律向社会公开,使乡镇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基层党风建设。群众普遍反映,实现政务公开,党的政策明确了,政府工作透明了,干部行为清白了,干群关系密切了。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的一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多了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受理、审批或群众来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等,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办事更顺当。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让他们"无功而返",不仅会让他们白跑路,更会增加一定的办事成本,也难免会让群众对政务服务不满意。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添了办事通道,也增加了反映民声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组工天地     
《支部生活》2015,(2):30-31
富宁:把服务平台搬到家门口富宁县积极创建县、乡、村、组四级服务体系,强力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有条件的村组设立网络服务代办点,把服务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切实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出门难、办事难、办事贵"问题图为村民在村组代办点通过网络平台办事。  相似文献   

5.
“没有群众就没有我们的工作;为群众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群众脸色好看了;就证明我们的工作到位了。”这是井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建赞经常说的几句话,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变追求。  相似文献   

6.
白杨林 《奋斗》2014,(9):63-64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民办事成了各级各地的一个响亮口号,但在一些地方,虽然也为群众办了一些好事,但却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同,甚至受到群众的抵制和不满。这种办好事实事群众却不领情的现象,值得各级干部认真思考。笔者以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做群众工作的秘诀。为民办事必须讲究方法,只有把有感情、秉公心、多问民贯穿于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为民办事才能办到实处、办到老百姓的心窝里。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我全票当选永胜村党总支书记,如何真正的使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是我上任后着手做的第一件事。抓住区、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和网格化服务工作开展这一契机,村领导班子向上级争取资金,在村办公室旁修建了面积5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内设相应的办事窗口,使办事的群众随到随办。考虑到部分群众居住偏远,我们又在离村较远的地方创建了三个党员群众便民服务点,并制作了便民服务亲情卡发放给村民。为使"坐等上门"转变为村干部"上门服务",我把全村29个村民组划分为七个单元网格,每名村干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办事难、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等“末梢堵塞”等问题,高台县创新服务模式,在村委会、居委会延伸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把便民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在村一级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办事,搭起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直通车”、“高速路”、“连心桥”,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前要挨个办公室跑,现在好了,有了便民服务大厅我们办事方便多了!”在新建成的徽县泥阳镇便民服务大厅里,来办事的农村群众纷纷这样说。泥阳镇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在全县率先建成了第一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让来办事的群众省时省事省力,受到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4,(9):23-23
近年来,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办事难、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等“末梢堵塞”等问题,高台县创新服务模式,在村委会、居委会延伸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把便民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在村一级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办事,搭起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直通车”、“高速路”、“连心桥”,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时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为群众办事,而群众却不领情、不买账。细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用"百姓思维"来思考问题,结果才出现了"为群众服务,群众却不领情;替群众办事,群众却不满意"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长木 《先锋队》2011,(6):23-23
时下,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远道而来办事的群众,不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把所要办的事办好,而是以"办事人员不在"或"今天不是办这个事情的时间"为由,让群众"改天再来",将群众打发走了事。一句"改天再来",对前来办事的老百姓而言,听了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尤其是那些从偏远地方来的群众,一路上要换乘几种交通工具,好不容易才来到机关,而且要办的事也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你拿一句"改天再来"轻松了事,但给群众的感觉呢?一方面,"改天再来"给群众造成的可不仅仅是麻烦,最可怕的是因此可能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度,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长木 《先锋队》2011,(12):23
时下,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远道而来办事的群众,不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把所要办的事办好,而是以"办事人员不在"或"今天不是办这个事情的时间"为由,让群众"改天再来",将群众打发走了事。一句"改天再来",对前来办事的老百姓而言,听了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尤其是那些从偏远地方来的群众,一路上要换乘几种交通工具,好不容易才来到机关,而且要办的事也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你拿一句"改天再来"轻松了事,但给群众的感觉呢?一方面,"改天再来"给群众造成的可不仅仅是麻烦,最可怕的是因此可能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度,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郑刚 《学习月刊》2014,(22):113-114
2013年以来,巴东县抢抓"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机遇,成功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实现县乡村便民服务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  相似文献   

16.
<正>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用柜台隔开的“窗口”。从各种办事的“途径”,到各部门受理事项的具象化办事通道,再到集中办事的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的变迁展现了政府在理解以及实践“服务群众”中思想、作风的转变。同时“,办事”背后的权力寻租也往往在这里走出第一步,滋生“窗口腐败”……  相似文献   

17.
正仪陇县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坚持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三卡两服务三评"基层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为民办事的质量和水平。发放"三张卡",架起干群"连心桥"。针对部分群众办事找不到人、不熟悉政策、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全面发放"三卡",既解了群众烦忧,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是"便民连心卡"解民难。为让群众办事走对门、找对人,乡(镇)、村(社  相似文献   

18.
<正>渠县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分析群众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需求,在全县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村组户"工作,实打实走群众路线,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服务平台下沉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既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又有效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使群众能在党的领导下真正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提高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整体水平,习水县在普遍实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  该县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是群众最关心和反映最强烈、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行政工作中最容易滋生腐败等方面的问题。  实行政务公开后,乡镇机关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以及干部的岗位职责等都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规范了干部的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权力运…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8,(4)
在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群众办事,干部跑腿"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这个县在县、乡、村全面实行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这项制度为岳西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条"惠民通道"。当地群众由衷地赞扬道:"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办成了事,全程代理真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