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区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它制约着经济区快速发展,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可以从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既是国务院批复要求,也是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成渝经济区的要素流动,有利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重点突破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四个原则;紧紧抓住交通和通讯一体化、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一体化、现代服务业一体化三个重点;充分发挥政府在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工商联和行业商会协会组织的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3.
攀西城市群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攀西城市群有利于加快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增强成渝经济区发展聚集力和带动力,形成整合效应,促进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攀西城市群建设应明确战略定位,突出特色和重点,推进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双向互动,增强攀西城市群建设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4.
达州作为川东北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渝经济区中具有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但也存在城市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和产业层次低等比较劣势。因此,达州在成渝经济区中的战略定位是:川渝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桥头堡、重庆城市发展和都市生活的后花园、环渝经济区块最具实力的中心大城市。  相似文献   

5.
从椭圆城系到“天眼理论”,表明成渝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已经上升到更为重要的理论层次,面临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有望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中国三大经济区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重要增长极。成渝两地应该站在更高的平台,超越地域之见、经济之分,超越行政区划之困扰,面向人类全新的发展高度和发展机遇,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历史关头,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中国经济起飞最重要的翅膀之一。  相似文献   

6.
只有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法律属性,才能尊重其统一性、权威性和确定性。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需要解决经济区面临的行政法治问题。实现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法治一体化作保障。需要中央政府统一的法制权威,需要建立区域立法的机构和机制,需要清理和调整川渝地方政府原有区域经济规划文件,需要将城乡统筹改革的制度创新成果法治化。努力构建成渝经济区行政立法机制、行政决策机制、行政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7.
薛昶 《探索》2012,(5):96-100
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背景,在分析成渝经济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成渝"双城"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以发展金融后援产业为核心构建成渝金融中心,以金融创新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渝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和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代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文章运用创新经济学中的"后发优势"理论,在分折"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成渝经济区"的具体措施,阐明了"成渝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成渝经济区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涵盖了四川和重庆主要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区。为促使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遵照省委指示,省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组织有关专家分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研究报告》。报告博采众长,内容翔实、观点鲜明,为国家制定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了让读者了解成渝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本刊特对报告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成渝经济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元和 《探索》2005,(6):66-70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从空间划分经济区而缺乏从历史角度进行过程分析。笔者尝试从历史角度提出一种划分中国经济区的新方法,并对成渝经济区具有的独特而优越的区位特点以及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巴中、广元处于成渝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中间区域,可两头借力;攀西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工业基础,借助成渝经济区的带动,前景可期;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给藏区跨越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肖露 《当代贵州》2013,(3):22-22
桐梓,位于川渝南下和云贵北上的交通要塞,地处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巨大辐射圈内,又是两大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地。在这个黔渝经济大通道上,近年来,桐梓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态势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13.
成渝经济区优势之历史与现实   成渝地区的开发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把人类高级的经济技术活动,特别是金属冶炼技术和城市的发展提前了一两千年.   ……  相似文献   

14.
策略1:正确认识区位和结构特征,坚持发展特色经济   成渝经济区不可能模仿沿海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也不可能舍弃自己的重型结构而走轻型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当下,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竞争压力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株潭、成渝等区域发展势头强劲。省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成为山东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不能忽略的是,山东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的三大增长极。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成渝经济区无疑将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相似文献   

17.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渝西经济区是成渝经济走廊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之一,与四川相邻的市县一道具备了建设城市连绵带的基础.渝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的示范区具有区位、基础、资源、产业等方面优势,可以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旅游侏闲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把渝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川渝合作示范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达成共识;积极研究谋划,健全机制;深入项目合作,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大峨眉国际旅游区,国家发改委也把大峨眉国际旅游区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乐山市委、市政府倡议共同组建“大峨眉文化旅游联盟”,是充分顺应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将真正把大峨眉国际旅游区构建成为成渝经济区的旅游重要支撑极。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0,(2):74-75
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的潼南,在新的发展进程中,加强科学规划,以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城”、“绿色经济与科技经济高地”、“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为“三大抓手”,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