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兵 《桂海论丛》2013,29(5):13-20
生态危机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使传统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自我毁灭的癌模式。生态文明需要系统思维,需要超越传统发展观狭隘的思维模式,科技并不万能,生态文明不能完全依赖科技发展。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内在限度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别无选择的历史选择。人类未来可持续地生活应该是一种简约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文化“主体”、“主体性” 如何理解民族文化的“主体”、“主体性”?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实体即主体,一切主体均具有实体性,但真正的主体不是自在的,而是自为的.即,真正能够被称之为主体的,是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精神的.“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具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精神的“人”.[1]“认识你自己”是人类的永恒问题.“我是谁?”、“我应做些什么?”康德式的追问,永远摆在我们面前.对于一个民族亦如是.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08,(5):26-27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研究开征环境税”。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开征环境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于英  胡延风 《前沿》2010,(9):156-159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存在状态不断提升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具有了明显的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能力之后,对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以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它是人类存在状态的一次新飞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统筹解决人类自然和社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们汇聚在北京,以"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进行研讨,会议的发起者、指导者、主办者、支持者的期望是,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普洱、在云南、在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在全国落实落地,从而推进人们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将"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讨的研讨会,在中国还很少见,也许这是第一次。会议的议题表明,我们的研讨已经超越了生态环境问题,我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和潮流所向,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各国绿色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云南省普洱市建立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进行了富有前瞻性且卓有成效的探索,日益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践行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事关人类生死攸关的重大课题,上帝留给人类做出最后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据报,2010年,全世界有320万人因暴露在大气污染中而过早死亡,另有22.3万人因空气污染直接死于肺癌。江苏一8岁女童确诊为肺癌,就是因为家住在马路边,长期吸入大量尘埃所致。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人类自己。长期以来,总有人无视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巨大影响。联合国提供的最新权威研究报告证实,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因。关注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0,(5):90-90
丁鸣、周育国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23期撰文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人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两大思想解放运动,大概都与文明对话有关系。2014年5月15日,上海复旦大学成立了法国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聘请我为中心的顾问,我欣然同意了。中心成立前,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问我,中心成立后,研究方向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研究文明对话。林校长赞成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平撰文指出,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文明。表现在物质层次上,它要求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新的能源形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表现在精神层次上,它要求摒弃对抗自然的文化,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  相似文献   

12.
王京华 《前沿》2008,(3):78-80
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方式,生态美学是中国学者根据世界生态批评发展提出的自已的美学观念。世界大环境处于一个遭到破坏的境地中。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精神出现危机,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人类生存的困境。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根据中国的现实和长足发展提出来的,而在文学界生态美学的提出也势在必行,这是与生态文明的相互照应和促进。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与此同时,生态美学的发展和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美学将着眼点放在了空间“和谐”之上,在肯定人的能力的同时,肯定了自然的不可亵渎性,最终将人类与自然界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一个和谐的空间范围中,使人类的本质在世界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美学具有物理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经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演进后,新世纪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艰难抉择,而生态文明是新世纪人类的最佳抉择。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思维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以及消费方式生态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仁明 《今日浙江》2013,(14):52-52
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等,社会极其关注,群众反映强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思考,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这一代人负  相似文献   

15.
生态立省是海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海南省提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锐意创新特区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立省实践模式,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刘玉瑛 《人民论坛》2012,(33):60-61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新的提法、一种新的表述,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成熟与完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提法、一种新的表述,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成熟与完善。这种成熟、完善的治国理念,必将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和谐幸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以资本的无限扩张为手段,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用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一个生态和谐的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的逻辑进程中考察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的演进,这一过程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也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也衬托出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类从采猎文明的混沌共生,到农业文明的消极平衡,经过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再到后工业文明的生态转向,人类的生存范式的否定之否定的跳跃式回归,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和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19.
韩东育 《探索与争鸣》2023,(11):24-27+192
<正>当代世界困局与“文明的冲突”不同的文明可以创造出相似的现代化成就,甚至这种创造还可以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下发生。我们今天回顾30年前亨廷顿提出的那个著名的自带问号的话题“文明的冲突”及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意义特别重大。近期,国际关系的复杂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7,(8):2-2
七月,灾害频仍。云南省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汛期,连日强降雨引发较为严重的灾害,因灾死亡163人,失踪8人;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