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崇宁 《新长征》2023,(4):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领导者,基层社区党组织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水平。强化治理核心,让街道社区功能回归主责主业。一是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成都市在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打造民心工程,服务社区群众等。成都市在基层治理中取得的诸多成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社区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这为我们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明确了思想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东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任务日益繁重。我们把党建引领、区域统筹作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整体功能。一、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全面覆盖、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针对东营市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单一、覆盖  相似文献   

5.
中共北京市委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创新了社区治理工作方法,通过建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构建社区党组织工作体系、加大社区党组织工作保障力度、引导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等创新举措,使得全市逐步确立了做实基层的社区治理导向,完善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治理机制,初步形成了职业化、社会化的社区治理运作新模式。各地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可以借鉴北京市委的成功经验,从创新基层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社区自治机制、建立社区干部培训长效制度、加大对社区党组织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实现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畅通、高效的参与机制是现代化社区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区治理体系制度韧性的来源。当前社区治理参与机制仍存在社区党组织发展不充分、居民自治组织主体性偏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渠道不畅等表征。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参与机制,要激活基层党组织引领力、提升居民自治组织的自主性、增强社区治理对外部社会资源的吸纳力,逐步形成新时代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多元互动社区治理参与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是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传统权力配置结构和严格管控思维的制约,当前在城市社区治理体制运行中,无论在纵向整合上,还是在横向联动上都存在着诸多困境,难以为居民提供精准和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就必须坚持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组织引领和机制创新,切实发挥其总揽全局、把关定向、协调各方、服务群众、凝聚力量的作用,彰显其在社区治理体制改革重构中的统合和保障价值,最终构建起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安排部署,以培育发展"红色社区社会组织"为发力点,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够强等问题,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党建引领根植"红色基因"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育"优红色基因。鼓励支持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党员、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把符合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培养发展成党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内部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存在着多重耦合性,具体体现在两者的价值一致性与结构同质性上。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的挑战有:社区治理主体结构的"错位""越位"导致党建资源与治理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社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尚未同步;社区个体原子化现象凸显与社区价值引领能力不足。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需以整体性视野和结构化思维构建平行合作网络体系与垂直权威体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凝练社区价值,培塑社区公共精神,传播社区文化,加强思想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引领力,以此推进标准化社区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静安区同步谋划基层党建与社区自治建设,在价值引领、整体功能和民主协商等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引领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功能优势,是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尚存在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服务功能上的困境,须在基层基础建设、治理能力建设和法治化建设等方面深化党建引领、加强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西子湾居委会党组织,通过根据党员特长给位子,结合治理需求给任务,考量贡献大小给荣誉,引导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引领示范,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协调者、保证者和实践者,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明确社区党组织职责清单、构建驻区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机制等措施,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孟燕方雷 《探索》2022,(6):85-97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优势。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轴,组织基层社会并动员社会主体参与治理是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内蕴动员型治理逻辑,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引领重塑基于信任的社区治理关系结构;嵌合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以降低治理成本;发挥党员示范带头效应,带动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通过枢纽链接、组织嵌合与行为垂范等机制提升动员型治理效能,即建设枢纽型党组织,通过机构合作以实现治理过程的系统化运作、资源交换以降低治理成本、空间优化以提高治理效率,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整合体系;深化党的组织嵌合,通过完善党的组织架构以组织带动社区居民、拓展党的组织覆盖面以整合社区治理组织化资源、建设政治引领工程以推进合作治理,塑造社区治理网络格局;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统筹加强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双重示范引领效应,激活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动能,进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稳固现代化国家治理根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发挥业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业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仍面临着成立难、履职难、监管主体缺位、业主缺乏社区认同感等问题。要想充分发挥业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社区治理各方的积极性,提升业委会组建率;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提高业委会履职能力;强化社区党建引领,构建业委会监督体系;拓展社区参与渠道,推动社区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复兴区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网,织密大党建基层治理网,铺就"红管家"服务网,为扎实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网,凝聚共驻共建新活力拓展社区大党委涵盖范围,坚持"党群共建、区企共建,纵向联动、横向联办",按照驻区单位、分包区直部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沿街门店等分类,将社区力量全部纳入联合大党委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居住环境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社区治理痛点、难点,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四川省成都市正走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党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气象。青绿色的老式内燃机火车头搭配红砖灰瓦的老式车间,五层楼高的卡通熊猫巨幅画像立于街角。  相似文献   

17.
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质和一大优势,加强和创新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成都市委坚持"党建统领、体制破题、发展治理、做活社区"的总体思路,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的着力点,在理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领导逻辑、创新党领导城乡社区治理的各类平台、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与基层社会公共空间等方面积极探索,其突出亮点与特色就是破解了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活力与秩序的矛盾,从而实现了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有效领导,并推动成都乃至四川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极大提高了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有效承载体。在深刻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基础上,立足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实践,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以人人有责为基础,增强居民共同体意识;以人人尽责为抓手,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以人人享有为目标,聚力保民生聚民心等方面探索乌鲁木齐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沈阳市铁西区将抓实抓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工作,着力打造区域党建联动体系、服务群众头雁队伍、党建特色服务载体和党员活动品牌阵地,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铁西区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在辖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21,(4)
从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领作用是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使党的执政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社区党组织应当以社区共同体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身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实现强化党的民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内部关系协调、形成社区公共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公共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党组织应从以凸显居民参与自治的主体身份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整合社区自组织的利益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社区自治、以培养社区的契约文化促成普遍共识和塑造居民行为等方面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