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该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学好"八婺家风好故事",观看浦江《郑义门》等专题教育片。利用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会、推进会、集中党日等开展深层次的交流讨论。各县(市、区)通过挖掘整合,拍摄了《盘溪何氏家训纪录片》《山头下沈氏家风家训》等本土微电影25部,编印家风家训宣传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2.
优良家风对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具有正向涵养作用。传统家训作为家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优秀的价值理念与齐家育人之道。立足党员干部家庭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客观需要,培育涵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优良家风应基于以下三个向度:传承传统家训"德教为先"教育理念,培育"以德立家"的优良家风;传承传统家训"上行下效"育人之道,培育"率身垂范"的优良家风;传承传统家训"实践养成"教化原则,培育"知行合一"的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这10件事,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操操心,要留留神,不能"护犊子"。1、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家训家风是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中国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孝道的优良传统,家训尤其推崇孝道,倡导以孝立身、以孝齐家,涵育孝道家风。传统家训的孝道教育主要包括尽心养亲、爱敬至上、顺亲为大、谏亲从义、丧祭遵礼等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向世人展示了孝道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家训以孝道为中心,树立价值导向,注重人格养成,强化道德认同,建构起完善系统的道德教化体系。在新时代,重新激活家训家风的生命力,传承家训家风的优秀元素,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传统是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是传承文化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立好家规、树好家风、传好家训,做品行端正、讲规守矩、廉政勤政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家训家规连着道德品行。山东琅琊王氏的  相似文献   

6.
家风建设不仅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存亡,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修课,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教训,全面继承传统优秀家规家训,大力弘扬革命前辈良好家风,开拓创新时代家风建设内涵,不断完善党内家风建设法律法规,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建设和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以来,游仙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自觉传承家规家训,自觉增强廉洁意识。编家训读本,品读历史"廉文化"。游仙区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精髓,收集苏易简、钱氏家族、曹氏家族等15位本区影响深远的家规家训,将其中有关于廉洁修身、遵纪守法、公平正义、报国为民等积极向上的家规家训进行整理,编印了《承家风,立家训》《少年苏易简》等刊物,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建家训基地,廉洁教育显功效。在游仙区魏城镇建1000平米家风家训文化长廊,一整面墙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7日,全省"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现场交流会在泸州召开。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我省优秀家规家训,扎实推进家规家风建设落地生根。为此,记者专访了省纪委副书记郑东风。记者:我们怎么充分认识家规家风建设的重要性?郑东风: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廉洁自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俗话说,国廉则兴,家廉则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领导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  相似文献   

10.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传统是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是传承文化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立好家规、树好家风、传好家训,做品行端正、讲规守矩、廉政勤政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农九师一六八团妇联与纪委联合开展了"倡导廉洁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及家庭加固廉政堤防,营造了讲廉洁、守纪律的良好社会环境。该团在"倡导廉洁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组织召开了副连职以上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同时,印发了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创建"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倡议书,并与168名副连级以上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家规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产生了无数的名门望族,也孕育了无比厚重且各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这些家风家训家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江西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全面梳理江西家风家训家规文化的特点,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然后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让古老的家风家训能够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3.
卢贤铭 《世纪桥》2023,(3):72-74
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关键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也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带头抓好家风,做好家风建设。基于此,阐述家风的内涵,探讨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加强家风文化教育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影响,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文化教育及家风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家风正,则民风淳。《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中蕴含的立德修身、勤俭廉洁、家国情怀等内容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文化基础。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因此,领导干部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引领,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相似文献   

15.
张学文 《新湘评论》2023,(22):14-16
<正>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道德规范,挖掘、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家国情怀,对加强新时代家风建设、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建设清廉湖南具有积极意义。湖湘文化具有优秀的廉洁基因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廉洁基因。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手中握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3月30日,中纪委机关报刊发《家风败坏祸起萧墙》一文批"全家腐"。文章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族式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今年初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7.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家风不正、家风不严,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败坏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尽力尽责抓好家风建设,莫让家风丧失。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日,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纪委、妇联联合了开展了以"传承和发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演讲比赛,12名来自机关、基层各党支部不同岗位的干部、党员进行演讲,党员代表及驻场工作队120余人观看了比赛。12名优秀选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了对"破除‘四风’‘四气’,传承和发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团场风清气正的良好风貌,也深深地感染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其作风的重要表现之一,将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作为严格管理的对象,扩大家风约束的范围,进一步彰显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建设密切相关。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注重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中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省强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筑牢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良好的家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贵州省强化"家风"建设,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培育提升全民素质,让好家风得以传承宣扬,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