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金部政。体中,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机制等为其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转型时型,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扩大,文化冲突凸现。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政治文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认同、政治权威和公民政治行为,对政治稳定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实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聂运麟教授撰写的《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一书,已于2000年8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的最终成果,是作者长期从事社会政治稳定问题研究的结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选题切入现实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政治现代化如何实现?在此过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政治现代化与政治…  相似文献   

4.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着眼点是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可持续政治稳定,并且其也能为可持续政治稳定的实现提供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即国家能力、法治和民主的优化有助于可持续政治稳定的实现,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结构要素的平衡也支撑了可持续政治稳定的实现。在当代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则为诸要素的优化和均衡乃至可持续政治稳定的实现提供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5.
重要言论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一再证明,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抓紧抓好。这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人民力量,实现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克服暂时困难,保证改革攻坚顺利进行的需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歙惠 《求知》2002,(11):65-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8)
政治稳定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目标追求,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程度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政治稳定维系于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关系。其中,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政治稳定的前提,政治参与程度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只有使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保持平衡,才能实现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有助于人们及时表达政治见解,释放,情感情绪;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调整政策,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对我溺的民主机制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保诞杜会的政治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事关国家兴衰和政治稳定的全局大局。由公共政策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所决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政治稳定而制定实施的对策措施。没有良好的公共政策,政治稳定是难以实现和缺乏保障的。公共政策是政治稳定的内生变量,是影响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对政治稳定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缘于国家悖论,公共政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也是一个悖论,公共政策既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手段和关键,也是人为的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好政策促进政治稳定,不良政策破坏政治稳定。只有通过对公共政策的持续优化,才能维系和促进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进程中的民主化浪潮:状况、影响及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形成一股强大潮流,席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是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在实现政治文化进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观望等待,而应结合本国国情,在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稳定地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政治稳定的环境,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政治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自从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和维持我国的政治稳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这是他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大政治家提出的治国之道,其策略方针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整个利益格局发生变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完善的社会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2.
论政治稳定     
积中国20年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这三者之中,“稳定”是前提。如果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就是不可能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稳定”是全面的,主要是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等等,其中关键是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其它一切稳定的前提。当前,党中央在全党开展的以“讲政治”为核心的“三讲”教育,就是从思想上保障政治稳定的重大举措。所谓政治稳定,一般地说可以理解为一定的政治系统连贯、有效、有序地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了民主、统一、稳定、法治等政治发展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极大努力;二是理顺了各种政治关系,实现了社会整合,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三是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建立起一整套政治稳定的保障机制,是保持政治稳定的最佳应对之策。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实现政治稳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经济,因为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本文的重点是从制度入手,即建立一整套社会政治稳定的机制(包括政治稳定的内部机制和政治稳定的社会机制)来实现政治稳定。这种政治稳定机制,至少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权威的整合机制。政治权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主导力量和强有力的工具,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权威可以不加限制地扩张甚至滥用。因此,在加强权威的同时,还必须对权威本身进行调整与完善。首先,各国经验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最大的任务,是要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政治、社会稳定是前提,经济稳定和发展是基础。在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中,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担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我们各级研究会的工作,都要更加自觉地围绕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为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服  相似文献   

16.
政治稳定历来是政治系统及其统治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公共政策是政治稳定的重要维度,是政治稳定的内生变量。公共政策对政治稳定既具有促进作用,也具有破坏作用。政治稳定的实现需要依靠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政治稳定的缺失也是由制度和公共政策的问题导致的。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应对公共问题,建构公共生活秩序而采取的策略性选择,肩负着建立健全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重任。公共政策是政治稳定的关键,不良政策是人为的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公共政策的持续优化是维系和促进政治稳定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运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企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智星 《理论探索》2005,3(6):21-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政治稳定的社会。在当前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障,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执政理念的创新是实现政治稳定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精神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利益表达视角看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协调利益关系,最基础的问题是形成能够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首要的是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目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度不畅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公民直接进行政治参与的制度很不完善,信访制度还存在体制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参与的扩大化和政治制度的效能化之间产生矛盾,影响了政治稳定。要想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制度建设,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民组织化对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原因之一是国家担心农民组织化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必须明确农民组织化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政治稳定理论,通过对农村政治不稳定的表现及根源进行分析,揭示了农民组织化对农村政治稳定的影响,得出了在发展中求稳定,积极推动农民组织化进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