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成 《当代工人》2011,(18):24-26
【编辑留言】有学者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沈阳市于洪区总工会举三年之功。不懈于“职工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为于洪区建设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注入了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假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以此为前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书香凝聚力量"文耀贵州、书博天下"——盛夏八月,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让贵州弥漫着沁人书香。数以万计的来宾、读者、游客,4.3万平方米的主会场,4个各具特色的分会场,2440个展位、1200多家参展商、60万册书,创下了历届书博会之最。在书博会主会场,各家出版社带来自己的得意之作,每天都有新书首发,《历代辞赋总汇》、《亲爱的孔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因此,肩负着公共事务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更需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间读品位。这样,精神发育健康的领导干部,必将会深刻影响公共事务的服务理念,进而对民族的精神发育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国平 《学习月刊》2012,(5):12+19-12,19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书评     
《红岩春秋》2014,(2):77-78
《毛泽东阅读史》 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8.
易斌 《湘潮》2016,(4):131-13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驱动下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精神空虚和价值判断混乱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女性群体来说,受到我国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传统精神文化观念的影响,当代女性的文学自觉和自我解放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没有从精神层面真正冲破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女性思想解放事业的发展。所以为了通过革命女性解放文化对当代女性解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因此,要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在实践层面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在人的价值层面,则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0.
陈曙光  赵耀 《前线》2021,(1):14-20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史的主要书写者、伟大塑造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取得了辉煌成就。放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来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表现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精神自立之功、推翻“三座大山”的立国之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制之功、创造“两大奇迹”的治理之功、创建人民军队的建军之功。这都是载入中华民族复兴史的伟大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深刻总结、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对于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倡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坚持唯物论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始终坚持辩证法,反对机械论.物质精神两手抓是中国革命的一条基本经验.精神解放对于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士兵和一支军队需要精神解放,一国人民和一个政党也需要精神解放.每到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或紧要关头,毛泽东都反复强调要作好精神准备.面对胜利设想困难,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应付非常困难非常复杂的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学会欣赏     
对于地球而言,没有阳光,就没有了光明。没有了色彩,没有了生命。 对于人来说,没有欣赏,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依托,没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途暗淡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开辟未来。在中国众多革命精神的"富矿"中,长征精神无疑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力量。美国《人类一000年》一书曾公布了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100件  相似文献   

15.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吉雨 《理论导报》2012,(10):46-46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中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鼓励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井冈山精神是一面光辉的精神旗帜,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的潮流中稳步前行。当代大学生要切实践行井冈山精神,须着力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白岩松 《党课》2020,(4):104-105
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一直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没有。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设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但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为什么我们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从学术创新的概念上看,它涵盖了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两个方面;从学术创新过程中观察,它要求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结合;从学术创新矛盾的处理上审视,它也需要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结合。那么,在学术创新中,科学精神与人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文章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一系列纲领性文献以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就中华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的彰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建立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对于人的关切与关怀等方面,阐述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之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文化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位诗人曾写道:“他们是今日河南人的缩影/脊柱中/有嵩山挺拔的筋骨/血液中/有黄河奔腾的涛音”;“今日河南人/是愚公的后人/是红旗渠的传人/是焦裕禄史来贺任长霞们的接班人”;“河南人像小草/生长在哪里/就蓬勃出一派春色/河南人像大树/栽种在哪里/就茁壮成一片森林”。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就有30余名河南英模成为国人的精神偶像。从工人到教师,从普通农民到领导干部,从花甲老人到莘莘学子,从人民子弟兵到农业科学家……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辉映未来,他们的善行壮举激扬人心、温暖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作为新时期“三平”精神和河南人“八种”形象的集中体现,这些河南英模的精神,已经融入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