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权、人权宣言和人权公约  人权从实践到理论,从一个国家的人权文件发展到国际人权文书,从有政治和道义价值的国际人权宣言发展到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人权公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世界人民迫切感到维护人权的必要,也积累了促进人权的经验。体现人民要求和政府政治意愿的《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了现代人权思想。《联合国宪章》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1948年,由联合国第三届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际人权法是联合国成立以后产生的现象。对人权问题的重视首先表现于战后制定的《联合国宪章》。尽管《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的规定含混不清 ,但却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世界人权宣言》的目的在于对《联合国宪章》所提及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提供一个共同的理解 ,并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 ,被认为是对《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条款的权威解释。国际人权两公约和各专门领域的人权公约使得人权和基本自由具体化、法律化。为了监督国际人权条约的执行 ,在联合国体系内存在着各种人权机构和人权保护程序 ,它们对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人权问题或以人权为借口,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标准和发展模式,并以此对别人横加指责,似乎只有西方资产阶级自己才讲人权。其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尊重人权,最维护人权和最有资格讲人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是享有充分的人权的。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经过14年的努力 ,于1998年4月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个人、团体和社会机构在促进和保护普遍公认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宣言》草案 ,简称《人权卫士宣言》。该宣言草案的通过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各方妥协的产物。同时也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保护达到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使五十二年前诞生的《世界人权宣言》所追求的“人权及基本自由”要“通过国际的和国家的渐进措施 ,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各会员国本身及在其管辖领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认和遵行”之目的已基本实现。回顾《世界人权…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权话语权是一国通过人权话语在国际社会展现人权观点、进行人权监督、实现人权主张,并以此影响全球人权价值和国际人权秩序的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人权话语来影响人权发展的国际战略、规则和实施机制,从而发挥引领作用。中国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际人权话语,代表了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人权观念,补充和丰富了现有国际人权话语的内容和理念。中国提升国际人权话语权,不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宣传,更需要通过国际组织的相关制度安排予以落实和保障。作为最早建立的、最具影响力的联合国人权机制之一,特别程序在构建和实施国际人权话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中国利用特别程序不仅推进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平等保障,推动了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改革,而且还促进了发展权在联合国人权框架下的实施,以及"以发展促人权"等人权保障模式及其理念的传播及影响力。随着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权主流化的推动,特别程序作为话语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人权问题全球化、国际组织碎片化和单边主义的挑战,中国应在坚持一贯人权立场的基础上,担当促进世界人权发展的责任,深度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运行和制度构建,强化与特别程序等机制的合作,增进联合国组织的人权职能,在国际人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人权保护具有国际性的一面 ,但主要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人权国际保护的实现以国家履行其国际义务为前提 ,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对人权的保护 ,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前提 ,以促成国际合作为主要手段 ;总之 ,要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促进人权的国际保护。“新干涉主义”践踏了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对人权国际保护和国家主权构成严重挑战 ;中国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则对正确处理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7.
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显然会推动我国公民权利的发展。我国学者在具体论证这一命题时主要从一国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来阐述,而较为忽视人权的行政保护、国际保护等方面。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学者仍然固守着关于人权的传统分类,而没有考虑人权的综合特征。新的人权分类从国家的人权义务的角度对人权进行分类,包括尊重、保护、满足和促进四个方面。这一分类更重视人权的现实享有,但是这一分类主要着眼于人权的国内因素,而没有考虑人权的国际因素。对于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的国家来说,人权不仅仅是国内事务,也是国际关心的事项,因而关于加入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公民权利发展的问题,从人权的尊重、保护、满足和促进以及国际保护等方面可以作出更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加强交流与对话是促进国际人权进步的必然选择,战后国际人权的发展加大了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在人权主体上,"民族自决权"的确立扩大了人权国际对话的空间;在人权外延上,"和平权"理念的确立为人权的国际对话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模式;在原则体系上,<维也纳宣言>为国际人权合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机制保证上,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建立为国际人权对话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权保护已被普遍地接受为一项国际法原则。探究人权国际保护的合理内涵,分析人权国际保护的必要性,试以人权的国际保护界限为视角,从基础理论和基本结构两个层面,分别介绍人权国际保护的原则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指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每个现代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拥有的条件。联合国的成立,特别是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将人权问题正式纳入了国际法的范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伴随世界保护人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实现了人权法从无到有并比较完善的伟大转变。一、人权法概况:(一)人权人权是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1],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权利[2]。就其概念内核,人权指道德权利和应有权利[3]。人权分为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权的范畴为一国家或领土的人民或民族作为整体依照国际人权法应该享有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权公约:人权价值和制度的普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人权公约体现了人权价值与制度的普适化。人权普适化经过了从话语人权到国际人权的历史演变。国际人权公约蕴含的人权普遍性包括人权主体的普遍资格、人权价值的普遍信奉、人权规范的普遍适用。当今国际人权公约的理论视野与西方关于人权与社会的价值预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理论背景主要为普遍人性尊严的哲学基础、自然权利理论的智识背景、自由民主的普遍理想。  相似文献   

12.
人权的国际化即人权保护的国际化,这使得人权保护突破一国的国内法,通过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法加以保护。人权保护的国际化为国家设定更多的保护人权的法律义务,国家一旦成为人权保护国际公约的成员国,就必须按公约的规定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经济等措施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而国家违反其应当承担的国际法律义务将构成国际不当行为,对国际不当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国家就可能因为本国国民的人权保护问题而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人权和主权是国际法的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人权的国际化使得国家主权的让渡变得更加普遍和明显,这也使得国家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哲学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验的人权观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中已经不再具有批判性的积极意义,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其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低限人权概念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这个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控制国际犯罪的同时注重对人权的保护,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为了保护人权,国际社会将最严重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界定为国际犯罪。在控制国际犯罪与尊重基本人权问题上,国家与国际组织都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与责任。犯有国际罪行的个人,也必须承担有关责任。  相似文献   

15.
知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其发展经历了由主体的内在需要到逐渐被法律秩序固定化的过程,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公约也对知情权作出明确规定,知情权的人权属性源于人民主权的宪政原则。知情权的宪法保护路径在于修改宪法规范以确立知情权,完善相关实体法以保障知情权,完善相关程序法以救济知情权。  相似文献   

16.
反家庭暴力立法价值目标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反家庭暴力立法价值目标1.人权保障。无任何区别地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国际人权法一项基本规则 ,保护和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责任。根据 1993年 6月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大会精神 ① ,我们有理由认为新人权观念变革了传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惯例 ,将权利的语言引入私人领域 ,暴力行为或以暴力相威胁 ,无论发生在家庭或社区 ,由国家所施行或宽容 ,都给受害者生活注入恐惧和不安全感 ,妨碍实际平等、发展与和平。家庭暴力不再是个人和家庭私事而是一种社会公害 ,政府行为和私人行为均不得侵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江国青 《外交评论》2005,16(6):89-94
从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的角度,探讨“反恐与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恐怖主义严重侵犯人权,但反恐与保护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反恐措施不当也会侵害人权,并对国际反恐斗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注意二者的兼容性,而不应顾此失彼。在国际层面上,国际联合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这样才能实现反恐与人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人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级阶段,人类自我意识提高的必然产物,"人权"概念的出现和人权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主权,主权原则既是人权国内管辖和国际保护的依据,又是人权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基本条件,主权是人权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 ,对敌人实行专政 ,是民主制度和专政制度的结合 ,是民主和专政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翁 ,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享有完全的人权。人民民主专政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是人民行使各种权利的根本保证 ,是保障人民群众人权的全新的国家机器。只有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的人权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向第三世界尤其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发起一系列攻击,妄图达到建立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目的。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阐明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中国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并驳斥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主要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