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傲 《中国律师》2004,(10):75-76
医患关系模式的启示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共同之处。在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或法律实践课,被称做“法律诊所”,我国国内也有大学自2000年起开展了“法律诊所”教学,“诊所”一词即取自医学上的诊所,可见两者之紧密联系。一些有关律师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借鉴了医学上的医生、患者之关系。1956年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科专家ThomasSzasz和MarcHollender两位教授指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模式:1.权威型医生与服从型患者。医生是积极的控制者,掌握一切,“患者就像手术时被打了麻…  相似文献   

2.
1:100——这是我国目前器官移植中"供体"与"患者"的比例。供不应求之下,只有1%的患者能得到供体,保住生命。由此,一些"黑中介"应势而生,架起了"患者"与"活供体"之间的桥梁。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活体器官买卖的"黑市"。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医师说明义务与患者知情同意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师的说明义务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医疗关系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医疗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韩国对于这一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传统医疗模式向人道模式的转变,使得患者从医疗关系的客体转变为主体。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患者的地位,更体现出法律的进步。然而,单纯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将会导致医师实施保守治疗,因此,平衡医师的说明义务与患者知情同意权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手术签字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我国现今法律法规未能明确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之间的关系 ,使得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甚明确。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我们有必要尽快地明确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权之间的关系。文章从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免责之间的关系等五个关键性问题入手对两者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患者承诺作为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出发,从比较法的视角观察了医疗行为中患者承诺的一般有效要件及特殊情形下的豁免与例外等诸种情形,用尊重个人自决权和社会连带之限制的理论阐释了前述情形,最后通过对"安乐死"的简要分析初步回答了如何平衡患者的个人自决权与社会连带之限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患者隐私权定位与保护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隐私权不是独立权利类型,其与隐私权系属种关系。医疗活动中存在的患者隐私易被侵犯性和认定保护的复杂性决定了医患关系中对患者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故立法单立条款予以重申具有合理性。在认定和保护患者隐私时,法院应关注各种权利边界,尤其在针对个案运用法益衡量法时,须充分考量各种因素慎重处理患者隐私与医方等知情关系,合理适度地平衡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建波  赵峰 《证据科学》2003,10(4):230-233
由于我国现今法律法规未能明确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之间的关系,使得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甚明确.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我们有必要尽快地明确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权之间的关系.文章从手术签字与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免责之间的关系等五个关键性问题入手对两者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案情患者黄某,女,38岁。因第二次妊娠于2003年5月18日上午9时30分步行入院待产。患者告诉医生孕2产1,曾做过心脏与卵巢肿瘤手术,医生听了胎心,摸了胎位后建议患者先试产,必要时行剖宫产,患者表示同意,于是住了院。当天上午10时30分,护士给患者吃了蓖麻油炒蛋进行催生,准备试产,之后又抽了血,并要求患者下午2时30分以后不再进食,下午3时30分左右,患者告诉医生和护士腹痛,随后疼痛时间延长。下午4时20分护士把患者送往待产室,医生听了胎心音,认为需做剖宫产,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下午6时15分至7时5分进行了剖宫术,手术顺利,剖出一活男婴,晚7…  相似文献   

9.
马骏 《中国卫生法制》2010,(1):37-41,27
医疗行为中的患者承诺不是一种对利益的处分与放弃,而是一种对医疗风险的分担,其体现了“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危险分配”的法理;患者承诺的有效要件包括认识能力与真实意思两个方面;未经患者承诺的医疗行为是专断的医疗行为,应根据医疗效果是否最终实现分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与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因医疗事故致残的,患者获赔的残疾生活补助费与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残疾赔偿金在金额上互有高低。就残疾生活补助费项目而言,现行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规定既与现行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不相吻合,又背离了立法目的,亦无法实现对患者的妥善保护,必须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中国,患者及其家属一旦与医院发生纠纷,那简直是一场鸡蛋与石头的较量。但是也有几个实在咽不下胸中闷气的患者或家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消费者协会。于是,我看到了一份份浸满悲哀与愤怒的申诉状……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感知、情感和行为方面障碍的常见疾病。患者可以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伤或冲动伤人行为,造成公共危害,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遗传因素相关联。本文综述了遗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两者间形成关联的可能机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患者隐私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隐私权是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患者个人的秘密。是排斥非法侵犯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在实践中确定医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是其诊疗行为是否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与其生命健康权、第三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权益的保护之间发生冲突时,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制度层面上对患者隐私权采取系统的方法进行保护,对防范和减少此类医疗纠纷的发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卫生法》的自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正常人"被精神病",更好地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卫生法》确立了自愿原则。该原则渊源于私法领域的自愿原则而又与其不同,是在知情的条件下对精神卫生服务的单方接受自愿。它回应了要像人一样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彰显了精神卫生法的福利法本质。它包涵自愿诊断、自愿治疗和自愿出院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子原则。非自愿诊断、非自愿治疗、非自愿继续住院治疗只是自愿原则的补充,此种例外旨在寻求患者精神健康权与社会公众安全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陆玉晶 《法制与社会》2010,(4):64-64,66
本文从拔管杀妻一案和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的比较中,分析了医疗机构与从业者、患者与家属的道德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6.
医院手术签字制度确保了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与自主权的实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不能行使医疗干预权,患者的健康权得不到现实的保障。当前,赋予医疗机构的强制救治权,完善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建立完备的医疗保障机制,以医院与医生为主导,改善医患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韩国和美国加州分别通过了关于临终患者自主权的立法。临终患者自主权可分为拒绝维生治疗权和要求死亡权两大类型。拒绝维生治疗权来源于身体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属于个人的基本权利,大多数法域都予以认可。要求死亡权的实质是要求医生杀人或帮助自杀,违背了"不得杀人"的基本法则,因此仅有个别法域承认其合法性。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应当建立由临终关怀与临终患者自主权共同构成的临终医护法律制度。在临终患者自主权的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决定了我国不宜采用要求死亡权;相反,我国应当采用拒绝维生治疗权,因为我国具有建立该模式的法律基础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婚姻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歧视性对待HIV感染者 /AIDS患者婚姻自主权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本就存在对HIVAIDS相关者的羞辱与歧视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成为剥夺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婚姻自主权的理由 ,其根源是要求个人人权屈服于政府的干预手段 ,使人权的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对立起来。正确的法律选择是尊重HIV感染者 /AIDS患者婚姻自主权 ,采取正确合理的干预措施 ,真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紧急避险制度在急危患者医疗知情同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知情同意作为患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在医患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完善我国的医疗知情同意,尤其是急危患者医疗知情同意相关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在法律上对于急危患者知情同意如何保护,以及在患者医疗知情同意与生命冲突时,作为医生应如何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运用紧急避险理论对医生救治急危病人的法律责任的免除,急危病人生命的保护提供思路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违反"告知后同意"的专业过失侵权包括三个要件:医生负有告知义务而未告知,患者受有损害,以及医生未告知与患者受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生得因患者已知、紧急情况、医疗特权等事由而免除告知义务;损害应仅限于患者的具体人身法益的损害,而不包括患者自主决定权;在因果关系判断上宜采"合理患者"标准而非"患者本人"标准,因为"患者本人"标准消解了过失侵权作为医疗纠纷诉因的适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